第二百一十八章 剑骨(第2/2页)

此乃清微宗的一门秘术,名为“剑骨”。按照清微宗放眼整个天下也是首屈一指的铸剑之道,以自己的体魄为剑胚,铸造成剑,骨为剑骨,躯为剑躯,体为剑体,全身上下的毛发、指甲都堪比剑器,“万华神剑掌”只能掌中藏剑气,可剑体却是处处蕴藏剑气。修成之后,攻守兼备,几乎没有空门弱点,只能以力降服。

不过这门功法也有极大的缺陷和不足,便是修炼艰难。首先第一点,将人体铸造为剑,其中苦楚可想而知,堪比凌迟刑罚,非有大毅力之人不能修炼,若是承受不住“铸剑”带来的巨大痛苦,便要功亏一篑,不仅剑体难成,而且要遭受反噬,重则性命不保,轻则成为一个废人,生不如死。二是此法凶险,需要多人辅助修炼,也就是铸剑之人,在整个修炼过程中若是铸剑之人修为不足,或是出现什么差池,极有可能将被“铸剑”之人炼制成真正的剑器死物,被“铸剑”之人的神魂被困于其中,成为类似器灵异类的存在,永世不得生。

就算侥幸练成,还有一个极大的弊端,不能亲近女色。其中道理也很简单,全身上下好似剑器,又蕴藏剑气,哪个女子能承受得住,故而修炼此法也常常意味着绝后,故而偶有修炼之人,也是留下子嗣之后再去修炼。

正因为这其中的许多弊端,纵然“剑骨”之法厉害非常,不逊于“六合八荒不死身”等大成之法,也少有人修炼,近乎失传,休说是在江湖之中,便是清微宗中都少有人知晓这门秘法的存在。

没想到司徒玄略竟是修炼了“剑骨”。

转眼间,司徒玄略已经变得不再是活人,而是一把长剑。无以计数的无形剑气从他全身上下汹涌而出,射向四面八方。

剑气激荡,呼啸纵横。

骤然爆发出的剑气,每一道都无坚不摧,眨眼间就在他身周布下一道绞杀一切的罗网,张网以待,而且这张剑网还在向四周扩散,无论金蟾叟的天人合一境界如何高明玄妙,只要不能将自身彻底由实化虚,遇到剑气,仍要抵挡,如此便会显出行迹。

果不其然,金蟾叟在剑气的激荡之下,不得不显出身形。

司徒玄略没有丝毫犹豫,身形猛地旋转起来,离地纵起,布下的剑网随之而动,使其化作一道剑气龙卷,朝着显出身形的金蟾叟冲杀而去。

便在这时,金蟾叟一挥大袖。但见他身前的虚空如火焰燃烧一般开始扭曲,司徒玄略的剑气进入其中,转眼间就消融得无影无踪,就算有剑气能够勉强突破,也是强弩之末,被金蟾叟举手打散。

不过司徒玄策的本意就不是伤到金蟾叟,而是以进为退,在逼出金蟾叟的同时试图拔出腰间佩剑。此时他的佩剑已是铿锵大作,震颤不休,正应了吕祖的诗句。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人头携处非人在,何事高吟过五湖。”

“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司徒玄略的佩剑名为“血裳绝仙剑”,与“天魔斩仙剑”类似,虽然名中有剑,但是不在刀剑评上,因为其严格来说,虽然有剑形,但并非纯粹的剑器,而是近似于法器,其中自有玄妙。相较于“天魔斩仙剑”的诡秘无常,“血裳绝仙剑”则更重于杀伐,而且善于变化,这是司徒玄策当年的佩剑,号称可让长生地仙血染裳,只是此剑善攻不善守,若是被人偷袭,却是不能用来保命,所以司徒玄策还是死在了龙老人的手上。

只是这柄杀伐无数的剑器仅仅出鞘一半,随即便没了声息。一只尽显老态的手掌简简单单地伸了过来,按在剑首之上,再次将这柄长剑又一寸寸地推回剑鞘之中,就连已经爆发的剑啸之声也随之被压了下去。

司徒玄略全身散发的凌厉剑气,刺在这只手掌的手背上,只是留下许多无数细小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