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三十二章 灵神闭气昔登攀(第6/7页)

眼见触手袭来,罗中夏毫不迟疑,立刻暗念两句“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只听“呛啷”一声,青莲化出一把锋锐无比的湛湛长剑,似一道流光飞出剑匣,刺向那株枯槁桃树。

剑尖一触函丈的真身,罗中夏立刻就感应到,这次绝对没错。目标灵力雄厚、情感丰沛,绝非那些行尸走肉的殉童仆可比。

机不可失,他呼唤从戎、麟角、咏絮等笔力一起聚齐,奋力一刺,力求毕其功于一役。霎时间,桃树四周寒霜阵阵,悲戚扰扰,长剑如白龙出水,一道锋锐将立在树下的函丈连同桃树劈成两段。

在函丈被劈开的一瞬间,所有殉笔童的动作都为之一顿。罗中夏等候了数秒,见并无新的童仆站出来变成函丈,心中一喜,看来是得手了?他抬头看去,半空中的天人笔依然光芒夺目,那些触手冲向紫阳笔的去势不减,不由得眉头一皱。

点睛笔是绝对不会出错的,他劈入函丈身体里的手感,也是清清楚楚。可为何天人笔依然神采奕奕,全无半点影响?

这时身在阵中的韦势然,在罗中夏心中呼喊了一句:“天人笔就是函丈!函丈就是天人笔!”

“啊?”

罗中夏一下子醒悟过来。

从来就没有函丈这么个人,也不存在天人笔的驭主!函丈组织心心念念的殉笔之法,正是为了让天人笔可以夺舍人类肉身。所谓“函丈”,不过是天人笔以人类形象出现的化身,一具躯壳罢了。陆游和罗中夏苦心孤诣定下的这个战术,是以“函丈是驾驭天人笔的笔冢吏”为前提,从方向上就全错了。

半空之中的天人笔发出一阵木然冷峻的笑声,似乎在嘲弄这些可悲的蚍蜉。它的无数触手已经触及紫阳笔的边缘,这一下对方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就在触手环抱紫阳笔收紧之时,一个硕大的“永”字从天而降,挡在紫阳身前。

相传王羲之练书之时,花费数载勤练一个“永”字。因为此字囊括了几乎所有基本笔势,称为楷书八法,乃是书法入门必修。天台白云笔在太史笔的牵制下,仍旧能写出这个“永”字来,侧锋峻落,横勒直努,带动所有触手都在虚空摆动。

这时灵崇也跃至阵前,附于天台白云之尾。二笔合一,挥毫写出九个通玄正楷:“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这是葛洪在《抱朴子》里写下的九字真言,号称“凡密祝之无所不辟”。如今被王羲之的笔法写出来,威力更巨。

这九字一出,触手们纷纷僵在原地,再也无法靠近了,只能任凭丹鼎清火烧灼,纷纷化灰坠落。

看到此情此景,罗中夏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陆游深通兵法,未虑胜,先虑败,先把紫阳笔周围的遮护准备好,才去攻击函丈。就算刺杀落空,这边也不至于损折了最重要的一支笔灵。

这一来一回,等于双方都没占到便宜。

罗中夏站在原地,觉得一阵恍惚,刚才虽只是一次极短时间的交手,但心神消耗实在是太大了。这种等级的较量,本来并不是他这样的小家伙能参与的,勉强上阵,打成这样已是奇迹。

可还没等罗中夏思考接下来的策略,他的脑海里突然传来一声女孩子的尖叫。

是小榕!

罗中夏急忙回头去看笔冢。《录鬼簿》层层叠叠的竹简之上,不知何时被钻开了一个洞。小榕被一只漏网的触手拦腰卷起,正在急速朝天人笔缩去。

这触手一定早就埋伏在笔冢附近,刚才那一连番剧战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它就在这里悄无声息地用浩然正气腐蚀竹简。

罗中夏大惊,为何天人笔要冲着小榕去?咏絮笔又不是管城七侯,怎么会比紫阳笔还重要?他还没想明白这些事,韦势然的声音在耳边吼道:“快去阻止它,天人笔是想要小榕身上的殉笔秘法!”

“殉笔秘法?”罗中夏先是一怔,随即才明白过来。韦势然当年从秦宜母亲那里换来殉笔法门,以此为基础演化出了另外一种秘术,把孙女和咏絮笔合炼在一处,笔入人心,人却不失灵智。

与其相比,殉笔童们一个个宛如行尸走肉,就连天人笔化身而成的函丈,夺舍之后也是生硬无比,无法出现在人前,更没法在世间布道。天人笔一直想要化身成真正的人类,自然对韦小榕这唯一的特例垂涎已久。

没想到,没想到,前面的一切筹谋都是幌子。天人笔从一开始就不是去争夺紫阳笔,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正的目标却早就锁定了韦小榕。

罗中夏一下子傻了。陆游化身笔阵之时,为他如何运用诸笔做了详尽规划,他只要依法施展就可以。可这个变故,连陆游都没预料到,自然也没有相应策略。罗中夏情急之下,只能驱动手边所有的笔灵,一股脑扑过去拦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