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6/7页)

“可是,你舅妈那里,我已经答应了……”

赵秋芳愁眉不展,明明说好的,又闹出这么一出,她怎么跟大哥嫂子交代。

“没事,跟舅妈说清楚就行,以后会有机会再补偿他们。”苏恬宽慰道。

过了两天,熊春梅还真凑了六百块钱过来,赔着笑脸道:“婶子实在尽力了,八百块钱真的太多了啊,能不能通融一下,就六百块转给我,好不好?”

苏恬故作为难:“婶子,我说的是八百,你才给六百,我们这一下子就亏了两百,这,我……”

“恬恬,叔和你婶真的想尽办法了,实在借不到了,你总不能让我们去卖血吧。”二叔也加入进来。

苏恬低头良久,最后叹了口气,无奈的道:“二叔二婶,我已经给你们优惠很多了,但你们实在凑不齐,我也不能真逼你们做什么,谁叫我们是一家人,这一次就优惠你们一点,六百就六百吧。”

苏建军和熊春梅大喜,万分不舍的把钱递给苏恬,熊春梅还舍不得,攥着票子不撒手,苏恬毫不留情的抽了出来,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六百,心里笑开了花。摊位租金和工具加起来也不到两百块钱,一来一去等于净赚了四百多呢!

而苏建军夫妇也同样乐开了花,闭上眼睛,就已经做上了财源滚滚的美梦。

苏恬将钱交给赵秋芳的时候,她惊讶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她这个女儿又一次刷新了她的认知,竟然能从铁公鸡熊春梅身上掏出六百块钱,估计这会儿钱春梅得心疼的好几夜睡不着了吧。

******

开业前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苏恬通过校长联系到之前那位赵记者,约在了乡聚是缘进行采访。

赵记者接到消息很高兴,早早的就过来了,他可等着这个采访很久了。

采访的这天,校长和班主任也被邀请到场。

张老师开玩笑道:“苏恬同学,我们是沾了你的光,也上一回新闻啦。”

采访正式开始。

赵记者对苏恬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非常感兴趣,问的最多的就是苏恬怎样实现成绩的飞跃。

苏恬并不藏私,落落大方的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最后还不忘打鸡血喂鸡汤:“不管大家现在是处于什么位置,这个位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希望成绩差的同学不要灰心,在最后一刻到来之前,永远都不要轻言放弃!”

“说的太好了。”赵记者被感动到了。

望着苏恬青春明艳的笑脸,赵记者忽然想起一路上过来张老师跟他说的那些话。

苏恬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家里重男轻女,她爸甚至逼她辍学嫁人,她为了继续读书,不得不自己努力赚钱,攒高中学费。

赵记者自己也有个上初中的女儿,心里不由得生出了一番同情。这女孩也太坚强了,在她的年纪,大部分孩子都还在父母的羽翼呵护下,无忧无虑的念书,可是苏恬却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却从来不肯放弃,努力抗争,还考出那么好的成绩。

就像她鼓励学子的那句话,“永远不要轻言放弃”,还真是她的真实写照。

这一期的报纸,看来爆点很足啊。

不管从哪个角度写,都足够吸引人眼球,赵记者已经预感到了苏恬的事迹刊发出去后的轰动反应了。

最后,赵记者给三人一起拍了张照,苏恬站在中间,笑的很灿烂,两个老师一左一右站她旁边,非常有排面。身后就是“乡聚是缘”的门面,气派的招牌,温馨的饭馆布置,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采访结束后,差不多也到了用午饭的时间,苏恬邀请记者和摄像都留下,就在店里吃顿饭,她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菜,卤煮则都是温在灶台上,盛出来就可以吃。

在苏恬炒菜的时候,赵记者他们就已经被被浓浓的香味勾起了食欲,碍于读书人的斯文,即使咽口水也只能坐在位置上咽。

今天的客人比较特殊,苏恬使劲浑身解数做了六菜一汤,十分丰富了。

不止赵记者惊讶,张老师和校长也同样震撼不小。

苏恬那娴熟的炒菜姿势,一看就是在家里经常做家务的,心里不由又对苏恬多了几分怜惜。

小小年纪就被迫做着成年人的事情,个中的苦衷,不为外人道也。

难得的是她还一脸笑容、乐观向上的模样,怎么叫人不喜欢。

赵记者虽是从市里来的,也吃过不少好东西,可这桌上有好几道菜他居然都不认识。

“这是猪蹄?”他指着那道色泽十分光亮剔透的卤猪蹄惊讶的道,“猪蹄一般不都是用来熬汤的吗,怎么还能这样做?”

“这是卤的猪蹄,用各种香料和作料卤了几个小时,入味很透再小火煮烂。您尝尝看合不合你口味?”苏恬笑吟吟道。

赵记者犹豫着咬了一口,他一贯不爱吃这些蹄子啊尾巴之类的,偏偏今天桌上有好几道,他还是挑了看起来最正常的这一道下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