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北凉添枪(第6/7页)

这让那个原本嗑着瓜子的老板娘吓了一大跳,呆滞当场。

徐凤年轻轻提着酒碗,没有急着喝酒,笑道:“我没有恶意,我既然有用枪的高手朋友,当然知道跟枪仙王绣同乡赫赫有名的孙家,老先生又知无不言说了这么多,我就是胡乱猜测一下。孙家的遭遇,我也听说一二,当年一个叫贺武书的年轻人登门学艺,孙家老爷子见他根骨极好,只是品行不端,就没有理睬,结果贺武书被拒之后有过几次奇遇,一路飞黄腾达,成了当过边军将领的荀大牛护院教头,此人生性睚眦必较,对孙家更是一直怀恨在心,在孙老爷子去世后,就靠着荀家背景和多年积攒下来的官府人脉,给孙家安了一个叛凉通敌的罪名,四十余口老小,只逃出去六人,其中还包括两个襁褓之中的孩子,这十多年来,其中三名孙家人有三人都死在贺武书枪下,两人是技不如人,一人是秘密出卖孙家,可事后非但没有得到荣华富贵,仍是被记仇的贺武书过河拆桥,一枪扎死在墙壁上。孙清秋孙老爷子,我说得对不对?”

老人面沉如水,冷笑一声,语气苍凉道:“好好好,好一个‘虎头枪’贺武书,果然是入了鱼龙混杂的鱼龙帮后,就如虎添翼了,竟然给你们追杀到这里!”

老人在说好的同时,丢了眼神给那两位少年,要两个孩子不顾自己逃命的意味,不容拒绝。只是少年如何能在这个时刻逃跑,脚下生根站在原地,一寸不退,这让老人不知是感到高兴还是可悲。

孙家枪,人不死枪不退啊。

徐凤年依旧端着酒碗,自嘲道:“孙老爷子,我这像是贺武书的狗腿子吗?还是说像是来追你们的杀手?可天底下有我这么杀人之前还请人喝酒的?”

高大少年愤怒说道:“你这个王八蛋肯定在酒里下了毒!”

老板娘当下就不乐意了,她从对话中大致听出了一点端倪,她可半点不相信那公子哥是个歹人,谁让他长得那么俊呢?她一拍桌子,恼火道:“说什么呢,我这像是黑店吗?!你们这些酒都是我亲自端上来,是才开封的新酒,你这孩子那只眼睛瞧见公子往酒水里下毒了?”

徐凤年开门见山问道:“老爷子,你真觉得你们爷孙仨是我一个人的对手?”

老人没有言语,没有半点松懈,但神情颓然。

行走江湖大半辈子,尤其是十多年来的亡命生涯,老人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对危机感知的敏锐直觉,就在自己伸手握杆的那一瞬间,身边这个原先气机如同常人的年轻人,那一闪而逝的惊人气机,让老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徐凤年问道:“老爷子,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让你去边军去当一个传授枪术的武官总教头,但是你们孙家与贺武书的恩恩怨怨,我不会管,估计老人家你也不会愿意别人插手。”

老人冷笑道:“这位来历不明的公子哥,别以为有些武艺傍身,就口气比天大了,老朽不是那黄口小儿,也知道咱们北凉军武官总教头那还是正四品的武将了,你若是说寻常教头位置,老朽还当你是身份不俗的将种子弟,信你一二,嘿,总教头,是你说给就能给的?你当自己是经略使大人的公子李翰林了?”

徐凤年忍不住笑了笑,没想到李翰林这家伙如今在北凉道上这么有名气了?听上去还是些好名声啊。

那个如临大敌站在徐凤年侧面的清秀少年看着这家伙的可恶笑脸,恨不得一杆子打死他。

徐凤年确实是不知道怎么说服孙清秋,可这位老人极有可能对北凉军而言是一座巨大的宝藏,用好了,能让边军战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以说一个施展手脚后将毕生造诣完全灌输给北凉的孙清秋,哪怕只是一个三品实力并且随着年纪增长愈发江河日下的老人,甚至要比如今身为陵州副将的韩崂山这位王绣师弟,还要更加裨益于北凉!当然这一切还只是可能,但如果错过了,那就连可能都没有了。徐凤年抬了抬手,这个动作很快就招致老人的迅猛出枪,这蜡杆子不见如何起势,就斜向下精准狠辣刺向徐凤年的喉咙,干脆利落,而且透着股孙家枪最为精髓的一往无前。

结果两个少年就看到那蜡杆子“枪头”在离着那人好几寸外停下了,然后这杆符合孙家独门“有去无回”气势的蜡杆瞬间挤压出一个大弧,然后当场崩断!

一名紧身黑衣的年轻女子在徐凤年抬手后,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树荫中,看到这一幕后,身材玲珑的她全然面无表情。

她正是才从拂水房退出没多久的死士樊小钗。

孙清秋拎着半截蜡杆子,掌心裂开满是鲜血,饶是老人已经确定自己不是此人敌手,可自己这一枪如此无功而返,还是太让老人震撼惊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