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劫(第3/3页)

略微查看银票,发现有十两,百两,千俩,甚至十万两的,每种都有十张左右,没有细点,又重新包好。

余下就是三卷经书,藏宝图却不知道在哪里。叶昊天打开经书查看,发现全是歌诀,之乎者也,不知所云,看来要花时间推敲了。在经书的后封皮有一个羊皮小袋,里面有一张帛书,看来就是老爷子说的藏宝图了。那是一座山,孤零零的,左面有一条小溪,阳光将山影投入小河水面,一只仙鹤扬着头,不知道看向哪里。图下面有几句谒语:“北海之南,东山之西,大泽之东,长河以北,宝玉通灵,锦囊乾坤”。

这样的小山实在太多了,看来要从谒语里找。叶昊天静坐良久,难解其意,眼看日已偏西,枯树昏鸦,无尽凄凉。想起昨日此时,父亲还对自己说“明年送你到岳麓书院。。。。”今天语犹在耳,人已作古,无限悲哀涌上心头。募然一个念头冲上来“岳麓书院,对,就是岳麓书院,天下五大书院之一,藏书百万册,当年<<道藏>>三千卷修订完工之后,誊写六部,天下五大书院和内阁学馆各一部,到那里应该能找到<<道藏总览>>的基础功法,还能查一下藏宝图所描写的那些地名到底在哪里。对,就到岳麓书院去。”

打定主意,叶昊天离开荒野,来到一个小镇,找了个小店住下来。他知道每年正月初九,岳麓书院开门招收新人,他要在那个时候伴作外地的学子进入书院。现在正好还有一个月。他要消磨掉这一个月的时间。

吃晚饭的时候听见人们议论纷纷“哎呀,你知道吗?苏府一百多口人全死了阿,造孽阿。据说是失火了,还有瘟疫,连前去查看的人也死了十多个,现在没有人敢从苏府门前走阿。”“哎,听说官府也在追查苏家阿,说是叛逆阿,可能是畏罪自焚巴,可怜阿”。“真可怜,苏家名声不错阿,怎么会?老天不开眼阿”。议论声音很低,还是清清楚楚的钻进叶昊天的耳朵里,他心如刀割,胡乱吃了几口饭就回房间了。

叶昊天打开<<道藏总览>>,先从头到尾翻阅一遍,发现没有一副图画,全是筑基,炉鼎,铅汞,婴儿,元婴,出窍,寂灭,大劫,虚空之类的词汇,语言艰涩,其意难明。全文约五万字。叶昊天花了一个时辰才将其勉强背诵下来。又花了一个时辰仔细琢磨,心里模糊有个印象,却又说不出是什么。

此后的十天,叶昊天一直沉迷在<<道藏总览>>里。

腊月二十,叶昊天回到长沙城。城门依旧,兵丁跟往常差不多了。他的图像被挂在城头,只不过没几个人去看,因为那里挂着的少说也有二十余张,都是江洋大盗,采花淫贼之类。叶昊天带了面具,从容进入城门。他找到全国著名的大通银庄,用王昊的名字存入银票七十万两;又到长沙本地的三湘银庄用王天的名字存入银票四十万两。身上只剩千两左右的银票和十来两碎银。在三湘银庄他还话二十两银子租了个保险箱,把<<道藏总览>>放了进去。这几卷书他已经倒背如流,不用带在身上。这样的书普通人不会感兴趣,而修真人很少到钱庄这样充满铜臭的地方来,所以他也不怕被遗失。

叶昊天找了一家普通的客店安顿下来。他按纳下想回苏府查看的念头,因为可能还有人在那里监视着。他唯一想作的是找到那个算命的老人,那不是一个普通的算命先生。因为那灵符竟然能瞒过棺木中的超级高手,可见他在符咒方面的研究非比寻常,说不定是符界元老。

叶昊天满城寻找,过了五六天也没有找到。只得放弃。

年关已近。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外出的人逐渐减少。往日喧闹的街道清静下来,清脆的鞭炮声却传入耳中,其间夹杂着儿童的欢笑声。叶昊天遥望城南如黛的远山,心头涌出几句话“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沙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亲戚或已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峒山阿”。

雪花飘飘,银装素裹,室内火炉难敌门缝里涌入的寒气。在别人的欢声笑语中,叶昊天一个人在客店中度过了他有生以来最冷的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