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白虎辇车 碧霄玉册(第6/7页)

余慈只是一笑,不置可否。

夏夫人图谋之事,他暂时还捉摸不透,自然不会太早表明态度。

不过他也注意到了,仓攸此来,似乎不只是送来一本玉册而已。

果不其然,待看完一页,顺手再往后翻的时候,指尖有些凝滞。

稍一用力,气机流转,将册页掀开,当下就毫光放出,如夜明之珠,如美玉之质,其中有简洁线条曲折流转,形成一个大概的形状,而且还在不断地添加丰富之中。

看到线条搭起的轮廓,余慈就有熟悉之感。

这是……北地三湖?

错不了,这就是北地三湖的地形图。可见此图北起拦海山、黑水河一线,西至阴山、云中山,南至沧江,东至东海,其中玉带湖、五链湖、洗玉湖及其供水支流,山川平原等,标识清楚,比例恰当,只要对北地稍有了解的人,就能一眼辨识出来。

不只如此,该图给人的感觉,也让他有些熟悉。

稍一动念,平面的图形骤然“立”了起来,就像是当年第一次运使照神图,平平的图形当即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相比之下,玉册所显示的范围要大得多,也要简略得多。而且不是实景,倒像是高明画师的手笔,是模拟实景的图形。

虚影图形一角,写着碧霄玉册、北地舆情八字,随即隐没。

有趣!

余慈难得看到一个近似于照神铜鉴的新奇之物,下意识就按照那种控制法门,转动念头,说也凑巧,果然生出变化。

随他意念的集中,图册所描画的范围急剧缩小,其中山水地形却是愈发清晰,那微微毫光,便似滚滚云雾,掩映景致。

给人的感觉便似从高空疾速飞下,大地山川不断接近。

可惜,到了一定程度,这种变化戛然而止,无论再怎么动念,都不会再放大了。

这就是到了设计的极限,可这个时候,也像是俯瞰大地,壮阔之景,铺面而来。

“有趣。”

余慈再赞一声:“这是夏夫人造出的法器吗?北地山河,都在掌顾之中。”

仓攸应道:“这一册北地舆情图,确实由夫人首倡,以本城‘山海图录’变化而来,请百炼门许宗主、千奇宗柳宗主等多位炼器宗师合力造出,不只北地三湖,也涉及阴山、云中山一线,其中虽好,但只一份山川地形之图,还未能阐尽其妙。”

“哦?”

“其中最妙之处,乃是由心楼、连湖等六家专事消息贩卖的宗门,合力输入的北地舆情消息,其中不录宗门内部事物,只涉及当前局势、步虚修士以上突破或死亡讯息、相关情报分析等,实时变化,不敢说详尽,但已经算得上一等一的及时。”

听着仓攸的讲解,余慈看到,他关注的位置附近,确实有一个血色的“亡”字,如龙眼大小,不管怎么放大、缩小视角,都不会变化。

这似乎就是说明,有值得注意的死亡事件。

余慈意念触及,当下就有数个留存的蜃影,显示出原本在碧落天域的战场,还有摔落下去的,已经不见人形的残骸。

在蜃影之畔,有标名为“连湖注”的注释。观其字义,大概是由著名的情报组织“连湖”标注之意。

余慈再动心念,触及那边,便见新的蜃影翻出,拟化人形,一列十余人,乃是说亡者的出身宗门、修为境界、精擅法门等基本信息。

又有一个情报组织,叫“地化院”的,以“曰”字留言,加以分析,说是此地魔劫爆发,南下魔头部分有回流趋势云云。

此外还有些一些组织,包括洗玉盟内的宗门,都如地化院般,留下信息。各类信息依序排列,位置、格式都有一定之规,在没有意念碰触前,便如排列的珠串,大小错落,或有等阶之分,看上去倒也清楚明白。

而这些信息中最是醒目的,却是侧方一个古篆“德”字,这颗“珠子”看上去最是醒目,较其他标识足足大上一圈,周边云气混沌,玄妙无尽。

余慈月前刚与楚原湘大战过一回,立时就觉出,那分明就是清虚道德宗的气韵法度。

一念至此,意念再触。

当下就有数列文字流出,字体呈淡金色,偏是古拙天然,上面却是一个建议,道是在此地立点设防,清除魔头,与另外一个据点连成一片,继续搭建黑水河、拦海山防线,将魔劫砍成两半,分别击破。

不只如此,在百余字的建议之时,分明还盖上印记,其中是“道法自然”四字,色泽鲜红,气韵流动,真实不虚。

难道是“原初印”?

对此清虚道德宗总摄一切道法威仪的法印,余慈也是闻名已久,却不料在此图册之上,见到相关的印文,一时有些失神。

仓攸又道:“这一册北地舆情图,四年前刚刚炼制成功,全天下不过两百余册,只有洗玉盟‘人’阶宗门以上,还有周边一些大宗门阀,方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