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身化天地 明暗杀剑(第5/6页)

薛平治要做的,就是在余慈身上已经复杂得让人眩晕的阴阳二气变幻中,捕捉到流转的节奏,用最自然的方式,保证阴阳二气的平衡——这个平衡毫无疑问必然是动态的,必须完全契合余慈的节奏。

其难度,大约相当于两个神意对冲的强者,其中一个纯粹利用“跳变”的技巧,在天地法则体系中一瞬百变,不让对手碰到一星半点儿,却也始终与对手维持在一个层面上。

对薛平治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同样的,对刚刚发出“豪言壮语”的余慈而言,艰难的挑战,已经临头,且没有任何逃避的可能。

余慈现在的“心内虚空”有多大?

他没有做过统计,理论上讲,只要他神意辐射区域内,都可算是心内虚空的范围。这样,他本体的神意放射,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超过万里轻轻松松,在神意攻伐的情况下,利用跳变,远去数十万里,也不是没有做到过。

不过,在那种距离,神意力量已经不足以扭曲并维持法则体系结构,就算架起虚空,也是个样子货。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是,利用信众作为跳转,只要有信众,且对方的修为境界能够支撑,完全可以洒遍真界内外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余慈心内虚空的范围,而太霄神庭“正常时”,半径不过八百里,就算如今四方八天尽都铺开,核心区域却没有改变,从“范围”这个意义上,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事情没这么简单。

太霄神庭从不是哪个人的私有物,也绝不可能圈禁到“自辟天地”里去,因为其内部,本就是数十处天域堆砌而成的产物,已经将虚空结构做到了极致,即使现在铺开了、崩溃了,核心区域仍保留着完整的结构,而且,是与十余处虚空世界相通联、成百上千条灵脉汇聚、又与四方八天死扣在一起的结构。

余慈要想将它“吞进去”,就要吞得下成百上千条灵脉、给十余处类似于“九幽冥狱”的虚空世界留出接口,还要与四方八天的体系完美融合,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要想长时间维持万古云霄,又必须是在心内虚空之中。

这就是一个要命的矛盾。

任何一个拥有“自辟天地”无上神通的修士,面对这种局面,都要头痛。

余慈也头痛,但他觉得,自己可以解决。

从玄元根本气法演化而来的心内虚空,被余慈应用到现在,已经在某些方向上推到了极致,甚至可能超出了创出心法的解良师叔的想象,但不管怎样,它既是自辟天地的神通,又没有丢掉最初由物象而至心象的基础。

如果从天人九法的层面考虑,物象是修炼者对万事万物的映射,属天人三法的范畴,而“描画”出心象的运作机理,又涉及人心灵昧的根本,至于缘自于符法的根基,则最大限度地将“天之三法”的奥妙引入。

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出奇地全面、协调。

为此,也有了极大的自由度。

在修行过程中,可以专注于某一项,比如千宝道人;也可以全面发展,比如余慈,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心法的设计,就是在“天”与“人”之间,找到了一种绝妙的“交流”方式,生动而多变,可以开拓出无数种可能,潜力无穷,无怪乎方回、朱老先生对这门气法,都给予了那么高的评价。

余慈受了这门气法,也是受益终生。

而在眼下,余慈就要利用这种“生动”的形式,打破内外虚空的边界,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给太霄神庭留出“呼吸”的空间,也给自己减轻压力。

薛平治的插手,正是恰到好处,其阴阳妙化之法,帮助余慈稳住了气机起伏变幻,安然渡过了最初调适的困难,而幽蕊、慕容轻烟两位灵巫进入心内虚空,正好能帮助调理骤然接入的巨量灵脉。

即使其中九成九都只是在心内虚空转个圈儿,就要流出,可就是不慎刮蹭截留的那一点儿,也足够余慈喝一壶的。

不管怎样,余慈还是比较平稳地渡过了最艰难的转换期,此时的心内虚空,就像是一件透明、削落的纱衣,披在太霄神庭核心区之外,其削薄到几乎什么都没改变,但心内虚空的法理,尤其是万古云霄的无上神通,却是实实在在地落在了太霄神庭之上。

云楼树吞吐着巨量的精纯灵气,可以它到了余慈手中以来,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营养不良”中渡过,时不时还被摘下几片叶子,从来就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以至于短短数息不到,其树干就又粗了一圈,留在承启天的根须枝叶范围,扩大了足足三倍,至于打入虚空深处的那些,更不知扩开了多少。

如此,云楼树更是无风自动,摇曳生音,将“真文道韵”的玄妙,卖力地洒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