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生死竞速 天地杀局(第5/7页)

此“无量虚空神主”,不是指现在正与诸天魔意共鸣的那位,而是九宫魔域中,化生而出的神通法相。

看眼下这情况,老天爷倒是开了个极有嘲讽意味儿的玩笑,让一个真正的“无量虚空神主”,至少也是曾经的那位,与九宫魔域法度呼应,进入其间,坐镇“原位”。

某种意义上,没有比它更合适的选择了。

正统意义上的九宫魔域,除了泥丸宫虚供元始魔主真身之外,需要有八位魔门修士镇压,不过目前这形势下,一界魔意共鸣,自有无上神通化生,根本不需要多此一举。

倒是“无量虚空神主”聚合的信力,正符合其中神通性质,颇有增益之效。

当年被人夺舍打灭,如今连剩下这点儿资源,也给奉送出去,何苦来由?

余慈心中冷笑,确认了羽清玄无恙,他就先松口气下来。

此时,玄门体系的扩张、衔接,仍然是任重道远,其中很重的一项负担,就是这吸附上来的魔潮。

这还是绝大部分压力,都被萧圣人引走的结果。

余慈也在琢磨,能否再针对性地削弱部分?

比如,现在拿这位“无量虚空神主”,和他之前惊鸿一瞥的秽渊魔主法相参照的话,是否就能大概确证九宫魔域的方位布局呢?

余慈还真的用心算了算:

如果要周覆一界,这个九宫魔域的比例似乎有些变形。

不过,按照这个判断,以中天明月有意映照一番,余慈还真的又发现了两处魔主法相,都有所偏差,但真意纯正……

咦,走了!

便在余慈想再接再厉,多找出几个魔主法相的时候,身下的碧落天阙,忽地剧烈震荡,顷刻间就是四分五裂。而前殿的“无量虚空神主”,只是在无尽星空深处,投来冷冷一瞥,便化入魔潮之中,不见了踪影。

它在移动,就代表九宫魔域中的“天庭宫”也在移动。

余慈就明白过来,眼下的九宫魔域中,各魔主法相的方位,其实也在不断变化。

因九宫魔域的法度,是仿脑宫结构而来,明确“九宫”之位,其实就能画一个大概的头颅轮廓。

而现在,这个悬在真界上空的“头颅”,其实是在不断旋转、移动的,几不受任何限制,只是维持住了大的格局。汹涌魔潮随之而动,轻重强弱变化莫测,已经完全超脱了“格式”的局限,魔意所至,法度随之。

真该让那个鸦老过来看看,同样是九宫魔域,他的气魄,和无量虚空神主相比,究竟差在哪儿?

或许,这才是九宫魔域的真面目?

“确实如此。”

萧圣人的意念插进来,其实也是余慈主动与他联系,商议这个新发现。

萧圣人对魔门典籍的了解程度,还要在绝大部分魔门修士之上。略微解释几句,就让余慈有恍然大悟之感。

九宫魔域是真界魔门修士解析《太元天魔根本经》,以及太古、中古时代的魔门典籍,以此阐发出来的魔域阵禁。

某种意义上,其“八帝魔主”共尊的思路,是对近十数劫来,一枝独秀的无量虚空神主的“反动”,其间引起的教义、教派冲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无量虚空神主对此一直采取比较暧昧的态度,可是,就在这种要命的时刻,却是没有一点儿磕绊,径直将九宫魔域布设开来,而且场面之大,气魄之强,远胜过其阵禁创立者最完美的构想。

萧圣人就是感叹:“前面还是把他看轻了。”

常态下的九宫魔域,只是一种“天魔场”,是营造出域外天魔生存的环境,招而取之,使之变成“武器”,更进一步就是变成“燃料”,与天地元气混合,化为八帝大魔王,化就无上神通法力。

可无量虚空神主现在使出来的,绝不是一个“天魔场”、一处“魔域”就能解释,观其魔意共鸣,神通显化,简直是要由虚化实,将神通法相,一一呈现。

再往前推一步,那就是生生不息,从“魔域”转为“魔国”。

如此一来,八帝魔主常在,镇压一界,分明就是魔门的上清、八景体系。

不管这环境中,适不适合常人生存,可终究也是一处独门的虚空世界。

之前余慈还在奇怪,一众域外天魔也就罢了,那些魔门修士一兜子劲儿,魔意共鸣,破坏真界体系,有没有想过怎么收场?

可如今才知,恐怕人家早有准备,至少内部共鸣之时,已经统一了认识。

也因为如此,才有越来越多的魔门强者加入进来,要在当前的局面下,分一杯羹。

“无量虚空神主是筹备很久了吗?”

如此娴熟、稳定,简直就像使出千百回一般。

“曾听闻,元始魔宗还未分裂时,多劫以来,都在其掌控的域外虚空世界中,做各种神通试验,灭杀一界生灵,犯下滔天杀孽,或许便应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