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云珠有种感觉,刚刚他看见她了(第3/4页)

这日早上,潘氏试探着对儿子道:“自你中了探花,有意与咱们结亲的名门之家越来越多,娘想听听你的意思。”

她列举了她比较满意的几家。

曹绍神色冷淡:“大哥马上回京了,他比我年长,等大哥成亲了,母亲再为我操持也不急,否则我年少而先娶,外人该如何议论母亲?”

潘氏被狠狠地噎住了。

她明白儿子还是在惦记云珠,偏偏儿子拒婚的借口确实让她无法反驳。

曹勋都三十了,以前不成家是因为他自己有言在先,要等收复了九州再考虑婚事,如今他即将功成回京,潘氏不想成为百姓口中的刻薄继母,就必须把曹勋的婚事放在亲儿子前头。

.

大军凯旋,元庆帝决定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去城门迎接,以示嘉奖。

京城的主道早早被禁卫军们清理出来,百姓想要围观,要么去主道两侧的商铺里占位,要么只能在禁卫军身后挤着。

这等盛况,云珠也想瞧瞧热闹。

醉仙居是京城的大酒楼之一,经营酒楼的东家姓林,但这块地是李家的私产。

醉仙居生意好,每年交给李家的租金都有上千两。

早在大军的归期刚传出来的时候,名门之家的女眷们便开始抢着预定街边名楼临窗的雅间了,醉仙居的林东家也懂事地先来宁国公府请示,得知国公夫人有意凑热闹,便将最好的雅间留给了宁国公府。

清晨一早,宁国公府的马车停在了醉仙居的后街,避开前面拥挤的人群,穿过庭院,移步来到雅间。

窗外人声鼎沸,云珠不急着开窗,悠悠哉地陪着母亲品茶。

走廊里传来低低的私语,丫鬟连翘推开门,站在门口请示道:“夫人,齐国公府的孙姑娘人在楼下,得知您在,想上来请安。”

孟氏笑着看向女儿。

云珠知道,孙玉容请安是假,赖在雅间等着欣赏功臣风采才是真。

“叫她上来吧。”

今日醉仙居的二楼全是贵客,一楼的人没有得到贵客们的首肯,谁也别想闯上来。

孟氏稀奇道:“你跟玉容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好了?”

云珠:“没有变好,只是我没那么小气。”

过了一会儿,孙玉容高高兴兴地走了进来,先嘴甜地朝孟氏请安,再熟稔地坐到了云珠旁边。

云珠故意逗她:“你身边那些好姐妹,没一家抢到雅间的?”

孙家的齐国公府势弱已久,家底薄了,在预定雅间上抢不过真正有权有势的高官勋贵。

而那些肯巴结讨好孙玉容的闺秀,家境自然连齐国公府都比不上。

孙玉容瞪眼睛:“我已经主动低头了,你休要欺人太甚!”

云珠笑,倒也没有再揶揄她。

孟氏欣慰道:“你们从小就认识,本就该做对儿好姐妹,以后谁也不要再意气用事了。”

云珠:“好,我不跟她一般见识。”

孙玉容:“……”

孙玉容话很多,叽叽喳喳的,云珠偶尔跟她拌拌嘴,时间似乎过得快了起来。

街上忽然一静,是元庆帝接了凯旋的大军,要回宫了。

各处酒楼、商铺的窗户齐齐打开,每个窗户旁都露出人脸,有的兴奋地将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有人矜持地拿团扇挡住半张脸。

春风卷来细细的灰尘,也卷来飞雪般的点点柳絮。

云珠也带了团扇,只是一眼望去见对面雅间里的闺秀们都是这般姿态,忽然就不想用了。

她示意连翘拿开。

孙玉容奇怪道:“你平时不是最娇气了吗,骑马都要跑在最前面,就是为了不吃别人扬起来的土。”

云珠:“要你管。”

孙玉容:“……”

真不知道曹绍怎么受得了云珠这大小姐的脾气。

帝王仪仗在前,御辇四面的纱帘挂起,露出了深居皇宫的帝王。

云珠小时候还被元庆帝抱过呢,除了服丧那两年多几乎年年都能见到元庆帝,这时自然不会紧盯不放。

御辇经过不久,便是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们。

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功劳最大的两个。

一匹黑马,一匹枣红大马。

云珠先看到的是骑着枣红骏马的四旬武将,那是长兴侯谢震,父亲的发小之一,祖父病逝时谢震还专门回京吊唁来着。

熟面孔,无须多看,云珠很快就将视线投向了黑马上的将军。

这一看,云珠先怔了怔。

因为那位将军虽然比旁边的谢震还要高出半头,却并没有祖父、谢震这些大将军身上常见的能止小儿啼哭的悍将霸气。

他穿着铠甲,戴着反射着融融春光的头盔,盔甲下的面容却是俊逸温雅。

非要比较,他的气度竟然与云珠的父亲李雍相似,都是儒将之风。

可李雍是京城的国公爷,除了那三次短暂的败仗没有经历过多少战场的肃杀,更像一枚放在锦缎上展示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