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深海(第5/11页)

“同样也不可能是陆路,”云湛说,“海浪的颠簸和车马的颠簸不一样。”

“问题就处在那一下巨震上,”沉鲸身上的鲛人鳞甲在星光下泛着银光,“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从海港出海,那一震之后却产生了变化。”

两人陷入了沉思中,石秋瞳一直静静地在旁边听着他们说话,现在见两人都有些卡壳,于是把沉鲸手里的笔记接了过去,也认真研读起来。她读得比沉鲸更细,而且反复读了三遍,读完之后她把视线投到了沉鲸身上,看得对方有些发毛。

“云湛这小子有时候很细心,但他读书太少,所以某些时候又显得相当粗心。”她不紧不慢地说。云湛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低声咕哝着:“真伤自尊……你就是什么时候都不愿意给我留点面子。”

“而你,看得出来也很细心,”她又对沉鲸说,“但是某些时候,你对于那些每天出现你面前的看惯了的事物,反而会出于习惯性的熟悉而忽略掉。”

沉鲸一愣,石秋瞳悠然一笑,忽然开始回忆起来:“我和云湛认识,已经是在差不多十年前啦,那时候我们都还只有十六岁,年轻得要命。”

云湛和沉鲸对望一眼,不明白为什么她提起这一茬,但还是耐心地听下去。

石秋瞳眼望着海面倒映出的璀璨星光,嘴角带着含义不明的微笑:“那时候我作为父亲的特使,满九州地四处出访,为他缔结盟友、扩展外交。在去到宁州访问羽族之前,我先去了越州,并且进入了河络的地下城。河络在地下的建筑技艺的确是举世无双,无论采光还是通气都做得无懈可击。而且他们告诉我,如果不是为了节省成本的需要,他们甚至可以完全用透明水晶做城市的顶棚,让河络们可以在地下就看到星空。”

云湛身子微微一抖,开始有点猜到了她的意思。石秋瞳接着说:“离开越州后我去了宁州,认识了这个小子,再之后我去了涣海,被放在一个罐子里扔进海里,造访了鲛人的海底城市。我注意到,海底的植物大多数都并不是绿色,而是红的紫的,各种古怪的颜色。后来有人告诉我,那是因为它们能照射到的阳光太少了,不得不靠其他方式获取养分……”

沉鲸站了起来,眼睛里闪动着兴奋的光芒:“那些都是我看惯了的植物!所以我忽略掉了这个信息!”

“现在,那一次奇怪的震动可以得到解释了,”云湛打了个响指,“那恐怕是一艘结构特殊的船只,船行到半道上的某个地点时,货仓被整个卸了下来,通过某一个水中的入口,被送进了一个能隔绝水压、并且有空气可以呼吸的地方。那里培育出了奇怪的植物,生活着特殊的居民,抬头始终只能看到一片灰暗,因为头顶上所存在的,本来就不是蓝天白云。”

“这是一座海底城市,一座用透明水晶做穹顶的海底城市。并且根据唐国水师在远海游弋来分析,这座城市,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将会藏在一个距离海岸很近的地方,以方便当年的秘术师们进出。”

一座海底城。这虽然是个令人震惊的结论,但却也是个令人不得不接受的唯一可能的结论。三人相互对视,脸上的表情都复杂之极。

“可我有一个疑问,”石秋瞳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就算这座城建成后有种种保护措施,但兴建一座海底城是何等庞大的工程,怎么会就建在近海的地方而不被人发现呢?”

“你错了。那里本来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那些辰月的先驱,原本是挑选了一个根本没有人可以接近的秘密所在。只是他们的眼光还不够长远,没能预料到后世的变迁。”云湛说。

“这话怎么讲?”

云湛作无限沧桑状:“一两千年前,这里的沿岸地带还是礁石密布的禁航区,再加上恶劣的气候,就好比蛮荒的雨林或者充满瘴气的大雷泽深处,把海底城建在这片海域,可以说是绝对安全的,没有绝顶秘术的支持没可能找到入口。可是世事难料,谁能想得到,后人发明了火药这种该死的东西,愣生生炸开礁石、把荒芜之海变成了黄金航道呢?”

三、

两天后,萝漪和风笑颜也赶到了。云湛在沉鲸的帮助下泅渡到海岸与他们会合。岸上是唐国领土,现在一切都处在唐国视线范围内,行动不得不万分小心。三人仔细分析了附近海域的洋流特征,结合着日志上所说的“决不会超过一个对时”的航行时间,以及那些与环境有关的断断续续的描述,让萝漪的教徒们去向渔民悄悄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