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第5/11页)

是的,她喜欢他,她愿意为他做任何事。

外人无从置喙。

幽灵少女低落了一阵,自己又抬起头来,向范海辛道:“我想知道我是怎么死的。”

很好,有需求就好办了。

范海辛点点头,“我一定会帮你查清楚的。”

想知道幽灵少女是怎么死的,当然还是要先知道她是谁。

所以依然得从袁立海身上着手。

范海辛再次开始搜查袁立海的信息,这次更仔细详尽,连八卦和小道消息都翻出来看了。

袁立海出身白岱世家,从小就有“神童”之称,什么三岁背诗七岁作文,的确随便拎一段出来都能当故事讲。他那代人正好赶上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跟很多有志青年一样,袁立海怀着满腔热情去了英国留学。中间经历过什么不知道,过了几年回来之后就成了“浪漫主义诗人”,跟几个同样喝过洋墨水的年轻人办了白岱第一家文学杂志,一时声名无两。正值澄空书院要改大学,袁立海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一批新派教员。也是因为他的奔走呼吁,澄空才开始招收女学生。

只看这些……真是完全想象不到他竟然会是一个剽窃他人画作的无耻之徒。

范海辛看了看幽灵少女,问:“你是袁立海的学生吗?”

那个时代的女孩子是受到禁锢歧视的,因为袁立海的呼吁才能出走家门接受新式教育,袁立海就算是她们的恩人。不要说私人的感情,单这份“师恩”……她们就算吃了亏也不好闹出来。这姓袁的真是好算计。

幽灵少女却答非所问,只长长叹了口气,语气里无尽怅然:“他真的很喜欢学校,很少回家……说在学校能感受到青春和自由,在澄空才算是活着……袁家……不过是尸居余气……”

范海辛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不好评价,但对这个袁立海已经鄙视到了极点。

袁立海是成过亲的。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娶了父母给他订下的妻子。对于这位袁夫人,各类资料都很少介绍,偶尔提到也只是一笔代过。只说是守旧的平庸女性,甚至还用这一点来为袁立海的风流开脱。

才子嘛,总会有些“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绯色艳遇的,何况他的妻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跟留英归来的浪漫诗人能有什么共同语言?所以诗人找一找红粉知己倾一倾郁闷心事也是情有可原的。

有一篇文章就很隐晦地提到,袁立海参加一位同样留过洋的梁小姐举办的文学沙龙的时候,经常找各种借口滞留到最后,偶尔还会留下过夜。又说他和澄空的女学生“过从甚密”。

范海辛很讨厌这种人。

以前他的世界非黑即白。他眼里只分“人类”和“异类”,每天的生活只是训练和追踪异类,猎杀它们。后来认识了小白,在这个界线上稍有模糊,但感情上却依然如此。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像袁立海这样,不喜欢家里的妻子,却又不离婚,在外面招三暮四拈花惹草,找各种借口粘粘糊糊玩暧昧……还自命风流,真是丢男人的脸。

梁小姐也算是当时的名人,网上也能搜到照片,跟幽灵少女并不像。范海辛想,说不定幽灵少女就是那个跟袁立海“过从甚密”的女学生。

竟然这样喜欢着那么个人渣……他一时间觉得幽灵少女真是又可怜又可悲。

可惜,范海辛没找到更多和这个“过从甚密”的女学生相关的消息。不要说照片,连个名字都没有。文章是当年用笔名发在一个小报上的,连作者真身是谁都不知道,也不排除有仇家造谣的可能。

而当年声名显赫的袁家也在袁立海去世之后就已经衰败,袁立海没有儿女,其他的后人也早已不知流落何方了。

范海辛找到了一份澄空大学第一届的学生名单,但那些人早已都作了古,连儿子辈也死得差不多了,孙子辈他只联系上了两个,连袁立海这个人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他的小情人了。

范海辛叹了口气。

事情毕竟还是过得太久了。指望不相关的人记得这些事实在有点不太现实。

如果有当年的知情人就好了。

他听说道家阴阳家什么的好像也有办法招魂,不知能不能把袁立海自己招出来问一问?

他自己也觉得这个念头有点荒谬,就算真的可以,他认识的法师也只有李小白而已,是要等她开学回来呢,还是跑她老家去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