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风雷激荡 第十七章 孤军奋战(第6/10页)

曹闻道看了看我,忽然笑道:“楚将军,你背着段竹筒,真是可笑。”

我有些不悦,道:“不要管可不可笑,你总不会忘了火雷弹的威力吧。”

他点了点头,让人拿着七个竹筒去卞真那儿。卞真练马是在东平城广场上,离马场也不远,不一会儿,那小军便回来了,马鞍边却仍挂着那七个竹筒。他说卞真听得了这个东西,先是大笑了一通,接着说我胆小如鼠,他们的右冲锋军不必靠这些旁门左道,因此好意心领,东西仍给我拿回来。

月亮越升越高,已是中夜。马场上,还有士兵在慢跑几圈,熟悉一下马术。这时,有一点火光忽然向马场里移来,甄以宁在我身边小声道:“楚将军,那是殿下的传令兵,要不要弟兄们集合?”

我点了点头,甄以宁从边上拔起一个灯笼,在空中一挥。全军一千五百人几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便整整齐齐地排了几队。见此情形,我不由微一颔首。晚上集合难度甚大,甄以宁举重若轻,他统兵实在很有一套,看来还在吴万龄之上。

那个传令兵已冲到门口,先“咦”了一声,大概对里面如此严整大感意外,接着将手中一支令牌一举,叫道:“前锋营统制楚休红接令!”

我拍了拍飞羽上前几步,跳下马走上前道:“楚休红听令。”

“奉二太子殿下与邵将军之命,楚统制请你速统本部军马到西门集合待命。”

我接过令,大声道:“得令!”跳上马回头道,“曹闻道先行,以后依次出发,跟我来。”

前锋营三统制,是一营钱文义、二营杨易、三营邢铁风。现在多了个陶昌时,临时给他个番号是四营。等诸军一动,那传令兵走在我边上,擦了擦头上的汗,小声道:“楚将军,没想到你已有准备了,卞将军现在正在场中集合呢。”

我不由微微一笑,回头看了看那些士兵,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无常规。将兵者,当如臂使指,令行禁止。”

这段话是《胜兵策》中的,这些天我天天有空就在看。甄以宁统军如此精妙,正合乎这一段,实在令我高兴。指挥一支人马,如果能如臂使指,那么这支人马的攻击力便可以充分发挥。现在的前锋营自没有路恭行统领的前锋营精锐,但军纪却比旧前锋营好得多,指挥得法,攻击力不会比那时差。

到了西门,门口已列了密密麻麻的步兵。我在火把下看到二太子和邵风观并肩在门口,拍马上去,大声道:“殿下,邵将军,前锋营前来缴令。”

一个二太子的亲兵过来从我手中接过令牌递给二太子,二太子看了我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楚将军,我原先还对你有些不放心,但看军容,你这前锋营已在我麾下大多营队之上。”

我不禁有些动容,在马上深施一礼道:“殿下谬赞。”

以前各营都是自视极高,武侯的前锋营自称第一强兵,沈西平的龙鳞军也自认为勇猛无双,谁也不会去赞别人部队胜过自己。二太子不隐己过,倒是很难得。虽然在这时说这话也是为了让前锋营士气更盛,但他说出这样的话来,已令我有所感动。

这时,身后又传来一阵马蹄声,那是卞真率军赶来。诸军到齐,二太子命人开了城,高声道:“卞将军,楚将军,此役胜负,全在二位将军身上,望两位将军努力。”

我和卞真行了一礼,率军出城去。此时月色昏暗不明,夜风吹过,时时传来呼啸之声。我将前锋营带到城外,见甄以宁也跟在我身后,小声道:“甄以宁,此役太危险,你并不是前锋营的人,还是留在城中吧。”

甄以宁笑了笑道:“楚将军,建功立业,男儿平生之志,你是不想让我立功吗?”

他这话平和中又带着豪迈,我没再说什么,只是道:“小心点。”

这次出征,能活着回来便是大功了。虽然我对此役根本没有信心,但作为一个军官,也只能听从命令,当然不能打退堂鼓。

二太子带着一万步兵在城下压阵。蛇人的阵营在城外一里多远的地方,远远望去,时见灯火。蛇人短短几个月间,由当初的畏火到在营中布置火把,实在令人吃惊。

二太子骑着马出来,大声喝道:“出发!”

因为要偷营,我们没有带火把灯笼,城外漆黑一片,周围的人连面目都看不清,那么多马匹也多上了嚼子,只能听到零星的几声马蹄声。二太子一声令下,两支人马当即冲了出去。

快马加鞭,赶一里多路不过是短短一瞬。眼见蛇人的阵营越来越近,营中却像什么也没有察觉。蛇人对我们也许有些轻敌,而营前又只是一片旷野,连一点鹿角陷坑都没设。冲到了蛇人营门前,我叫道:“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