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天崩地裂 第三十三章 天火之威(第5/8页)

毕炜也没多说,只是道:“大人,邓兄怎么没来?”

他大概觉得邓沧澜无论如何,地位也该在我之上,文侯居然叫我而不叫邓沧澜,实在有些不可思议。文侯道:“沧澜刚到,他的船还有些事要做。龙友呢?”

毕炜又行了个军礼道:“张员外正在里面准备,请大人检阅。”

张龙友原来在这里。我回来后不曾见过张龙友,薛文亦也说少见他,原来文侯真的有大用。我不知张龙友在做些什么,文侯已向里走去,我和毕炜连忙跟了上去。

走了没几步,文侯突然站住了。我只道又出了什么事,却见文侯抬起头看了看天道:“下雪了。”

今年入冬以来帝都已经下过好几次雪,现在已到了残冬,没想到还是下起雪来。雪片纷纷,漫天皆白,这场雪下得也真是急。我伸出手里,一片雪花落到掌心,登时化成了水。文侯看着天空,突然低声道:“十年战血涤征尘,白雪纷纷一岁新。万里山河非旧色,此身犹是去年人。”

这是当初大帝得国时前朝老臣王阗写的一首《新朝元年新春日遇雪有所思》。那一年,帝国在血与火中建立起来了,但由于太急,那些前朝死义之臣的尸首都还没有完全掩埋,因此有些遗老咬牙切齿地骂帝国是“尸身筑起之国”,说是国祚定不久长。王阗是前朝太师,却没有在大帝攻破帝都时自尽殉国,反倒率百官投降,也被遗老们骂得狗血喷头。他在写这首诗时,多半也有向那些过去的同僚表白的意思。文侯这时候吟起这首诗来,不知是仅仅里面有个“遇雪”呢,还是有别的深意。

毕炜在一边道:“大人吟的这首诗真好……”

他还没说完,文侯脸色一沉,他见文侯脸色不好,下面的马屁登时吓了吞了回去。我不由有些好笑,毕炜虽然不至于不学无术,但这些诗词之道,他只怕从来都不知道,我倒还读过一些,虽然比毕炜多得有限,至少还是知道这些的。我一躬身道:“王阗此诗确是好诗,大人此时吟来,也很是恰当。”

文侯脸上重新露出些笑意,又转向毕炜道:“毕炜,我跟你说过,大将之才,不是只懂一味冲杀,平时也该多读些书,你的书读得太少了。”

毕炜连连称是,等文侯转过头重新向前走时,他狠狠瞪了我一眼,大概为我让他出了个丑而恼怒。

一路过去,守军林立,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这是个山谷,最宽处也不过三四丈,虽然窄,但马车还是能过去的,但文侯大概怕出意外,所以一律不准马车入内。我们走了数百步,穿过山谷,前面已是一道绝壁。这道峭壁高达百丈,壁上有个圆圆的洞口。文侯到了洞口,回头道:“里面暗得紧,小心点。”毕炜本就在这儿,这话自是跟我说的。

洞里曲曲弯弯,火把也很少,我小心地跟着文侯和毕炜向里走去。又走了一程,前面已见到亮光,待一出去,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个一里方圆的空地。没想到这儿竟然别有天地,我大吃一惊,文侯已站住了,笑道:“楚休红,你还是第一次来,可有何感想?”

里面人来人往,至少也有数百人,几乎如同一个小小集镇。那些人忙忙碌碌地,也不知做些什么,在当中有一些人正聚在一处。我们进来后,守在洞口的一个士兵高声道:“文侯大人到!”有个人闻声过来。这人穿着厚厚的冬衣,竟然是张龙友。他远远地看见我,脸上也露出喜色,到了我们跟前,先在文侯跟前跪下道:“卑职张龙友见过大人。”

他以前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新兵,此时仪态端庄,很有几分大臣的风度。文侯扶起他道:“龙友,起来吧。事情如何了?”

张龙友脸上也带着按捺不住的喜色:“禀大人,初试已成功了。”

文侯脸上也露出笑意,转向我道:“楚休红,正好让你看看张员外与金部联手造成的神龙炮。”

我记得当初还在武侯军中时,张龙友就制成过一种天火飞龙箭,是一辆车的样子,点上火后数十支箭同时射出,威力极大,神龙炮想必与此也是一类。

张龙友带着我们走向前去,那些人本围在一片,见我们过来,三三两两地散开了,露出当中的东西。那是个长可数尺的圆筒,斜装在一个架子上,黑黝黝的似是精铁铸成。张龙友走到跟前,向文侯道:“大人,可要试验?”

文侯点了点头,张龙友向边上的小吏喝道:“填药。”

有个人打开圆柱上的一个活门,从中倒入一些黑色粉末。那东西一股硫磺之气,正是火药。装好拍实后,把活门关上,又有个人将一些碎铁从前面倒了进去,看了看张龙友。张友龙向文侯道:“大人,请退后,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