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灿烂星汉 第十一章 望海三皓(第6/8页)

他们的意思,是要使倭人与五羊城的联手告吹。告吹后,倭人只道五羊城将使者尽数杀死,自然结下深仇,便会更加支持五峰船主劫掠商船了,而五羊城便会觉得是由于倭人使者太过无礼,使谈判告吹后还恼羞成怒,试图报复。如此一来,双方都被五峰船主玩弄于股掌之上,最为得利的便是海贼了。

这些海贼确实非同一般,在两股势力的夹缝中游刃有余,坚持到现在,五峰船主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何从景此时沉吟了一下,道:“只是,海贼的胃口可不小,在海上飘忽不定,以前总找不到他们。此番既然送上门来,不如将他们杀了,再派人与源氏幕府联系。”

那老人低低一笑,道:“城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之所在,正如钓钩之香饵。五峰船主的胃口不小,源氏幕府的胃口可更大,若将倭人引来,只怕尾大不掉,难以收拾。”

何从景默然不语。看来他也未必没有与倭人联手将蛇人与帝国消灭后,倭人再消灭自己的忧虑。他想了想,道:“只是,帝国已是外强中干,与帝国联手,付出较多,所得却又较少,实在有些不甘。”

那老人手忽地一抖,钓竿一下举起,钩上挂着的一尾鱼不住跳动,在月色中银光闪闪。待那鱼到跟前,他伸手一把抓住了鱼身。这鱼力道不小,身上又都是滑滑的黏液,本来很不好抓,他却轻描淡写地便抓在了手里。他将鱼从钩上摘下扔进身边一个桶里,又在钩上放上了饵料,重又掷入水中,道:“城主,正因帝国已是桑榆晚景,才会急于联手,不惜以一王一侯为质,再提供辎重,源氏幕府可不会答应这等条件的。”

何从景道:“海老,您的意思是与帝国联手较好?”

老人道:“以当前而论,蛇人势大,不论帝国还是五羊城,独力皆难抵挡,唯有两方联手,方能与之抗衡。至于说帝国的实力不如倭人,倒也未必。去年我去符敦城,见西府军能击退来犯蛇人。虽然那支蛇人并不强,但以西府军便可得胜,帝国军自然更胜一筹。何况倭人去年犯句罗之境,最终铩羽而归,可见倭人实不强于帝国。再说倭人皆贪利忘义之徒,与之联手,定不愿全力在前,只想坐收渔利,与之合兵,所得更少。”

何从景想了想,道:“若与帝国联手,将来帝国对五羊城下手,又该如何是好?”

老人顿了顿,道:“如今这帝国,当年是如何得来的?”

何从景怔了怔,马上一躬身,道:“谢海老指教。”

帝国是大帝当年率十二名将,东征西讨,最终建立起来的。大帝初起时,力量也很小,前后共花费了九年时间,其间三起三落,有一次甚至众叛亲离,连一同起事时的十八子也有一个背叛了大帝,但最终大帝还是得到了这片广袤的领土。老人的意思,也是说何从景一样可以在其间发展势力,走上与大帝同样的路吧。何从景显然明白了这个意思,我听得暗自吃惊。虽然何从景最终放弃了倭岛是件好事,可是如果他知道我已经听到了这些,只怕又要有变数了。

正想着,何从景忽道:“海老,我不再打扰,请海老歇息吧。”

他转过身,又向木玄龄和郁铁波两人行了一礼,却没有向那老人行的礼恭敬,看来在何从景眼里,木郁两人虽然也位列三皓之一,比那老人的地位却低多了。我闪到树后,一动不敢动,只怕被何从景发现。

虽然此次谈判出了些变故,最终还是成功了,只是何从景有不臣之心,我一定要向文侯报告。想到“不臣之心”四字,我突然想起了路恭行死前跟我说的话。路恭行也说文侯有不臣之心,倒是无独有偶,便是西府军的陶守拙,也未必就是肝脑涂地地效忠帝国。

野心像一樽带毒的美酒,人人都想,只是看有没有这个胃口吞下去。我不禁暗自失笑,如果我手握重兵,我会不会也动这个脑筋?

不知道。未必不会,也未必一定会。我暗自叹了口气,只觉茫然。虽然也知道刀兵四起,只会使生灵涂炭,可如果我有能够席卷天下的实力,我也未必不会去做。此时何从景的身影已经渐渐消失在路上了,看着他的背影,我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都一样。如果我是何从景的部下,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可现在,我必须要把他的企图上报给文侯知晓。虽然今天没什么实质成果,可是知道了何从景的决定,我也放下了心。现在我要做的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去,和进来相比,也不见得太容易。

我慢慢向后退去,一边看着那个山崖上的人。木玄龄和郁铁波两人凑到那老人跟前,正小声说着什么。看来一切都没什么意外,我扭过头看了看身后,正想找一个能出去的地方,突然,眼前只觉一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