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幕后皇帝(第5/12页)

“原来如此……”

“但是,没人说什么。因大家看了认为确实是纯友的头颅,我也觉得可能那样。觉得就算是纯友,面临自己将死时,也会有那种表情。再说,那时好不容易才平定东西之乱。就算我说那不是纯友头颅,也许只是我多心而已。不,应该是多心……”

“您当时认为如此?”

“嗯。”好古点头,“至今为止,我一直卡在心头。可是,事情已经平息。也没听说纯友倖存在某处起事的风声。因此我打算一直藏在内心……”

“结果您改变了主意?”

“昨天,保宪大人来找我。我听他说了很多。我认为必须亲口将此事说给跟事件相关的各位听。”

好古用舌头舔了舔因说话而干燥的嘴唇。

“假若纯友还活着,而这回所发生的诸事幕后有他的影子在,远保大人和忠文大人的死,或者经基大人,师辅大人以及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似乎就有条有理了……”

“换句话说,利用贞盛头颅让将门大人头颅复甦,是纯友做的?” “是的。”好古点头。 “我完全明白您的看法了。”晴明深深行了个礼。 比起博雅对好古说的话吃惊得无法隐藏神色,晴明则镇定得似乎早已知道好

古将说什么。 晴明望向净藏和保宪。 “有关假头颅,还有一事必须考虑。” “兴世王的头颅?”保宪说。 “是。” “你认为怎样?晴明……” “经基大人说,在京城悬首示众的兴世王头颅可能是假头颅……” “嗯。”

“而平公雅大人却说,那是兴世王的头颅……” “的确是这样。” “若事情真如经基大人所说那般,那是假头颅,刚才我说的事也就有道理了。 ”晴明是说祥仙自贞盛身体砍下将门头颅时,藤太向祥仙大喊“兴世王”那事。悬首示众的头颅是假头颅的话,兴世王很可能还活着,改名为祥仙,接近贞

盛。 有道理指的是这件事。 “可是……”晴明对自己说的话发出疑问,“事后,藤太大人向我说,那时

一瞬间把祥仙看成兴世王,但又觉得似乎不是兴世王……” 晴明确认般望向藤太。 “晴明大人说得没错。”藤太点头,“他那动作、说话语气和表情……都是

我在坂东看到的那个兴世王,但仔细一看,他的脸庞似乎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兴世王。” 藤太向在场的众人说明那时他内心的感觉。 那时是夜晚,而且已过了二十年。记忆或许会产生变化。 即便兴世王还活着,也该老了二十岁。 将以上条件都包括进去,那到底是不是兴世王,藤太说:

“不知道。”

待藤太说毕,晴明环视众人问:

“这事该怎样解释才好呢?”

“你是不是有看法?”保宪道。

“有。”晴明坐正姿势,说,“二十年前在京城悬首示众的头颅,跟现在的

祥仙,二者虽有差距,但至今为止有三位大人提出关于兴世王大人的真假问题。 ”“嗯。” “其中,只有平公雅大人说,那确实是兴世王……” “……” “而说那可能不是兴世王的,则是藤太大人和经基大人,虽然一方是头颅,

另一方是祥仙……” “然后呢?” “说不知那到底是不是兴世王的藤太大人和经基大人,都是在坂东看到他。

两人在判断对方是不是兴世王时,都是以在坂东看到的印象为基础……” “嗯。” “而平公雅大人没看过坂东的兴世王。平公雅大人看了头颅,说那是兴世王,

那是指前往坂东之前的兴世王……”

“噢。”保宪发出深感兴趣的叫声。

“是博雅大人让我察觉此事。”晴明说。 “晴明,你是说,前往坂东之前的兴世王跟到坂东之后的兴世王,不是同一

人?”博雅道。 “是。” “可是,死后成为头颅的兴世王,是原本的兴世王……” “是。” “既然经基大人和藤太大人都没把握,那不是可以看成完全是两人吗?” “博雅大人,您说得没错……”晴明说。 “可是,这样一来不是更莫名其妙了?” “是。”晴明先点头,又说:“或许迟早可以明白,但目前我认为还是看成

真相尚未大白比较好。” 听晴明这样说,净藏边微笑边点头,向藤太说: “无论如何,将门大人终于在这世上重生了。” “看来似乎是如此……”藤太低声点头。 “二十年前,您用我下了咒的箭射中将门大人,并砍下他的头颅……”

“是。”

“直至烧掉将门头颅为止,一切都还好……” “但灰失窃了。”保宪说。 “不过,并非所有灰都失窃。本来就无法自炉内光取出将门大人头颅的骨

灰……” 剩下的灰丢进鸭川,净藏自己藏了一部分。 “无论偷走的人用何法术,光用失窃的灰并无法让将门头颅完全重生。” “这么说来,净藏大人认为那复生的头颅还不完全吗?” “大概……” “您是说?” “对方大概还需要留在我们这边的灰吧。” “原来如此……”晴明微笑道。 “让将门大人起死回生的那些人,到底怀什么目的?”博雅问净藏。 “很可能是……毁灭目前的京城,建造新京城吧。” 净藏说毕,在喉咙深处打呼噜般咯咯笑出。 “不管如何,在这之前,他们应该有事要做。” “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