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5/6页)

公母地瓜想要区分,方法也比较简单,公地瓜颜色要稍微带一点点粉,母地瓜则偏棕色。

如果两者分开,那区别还不太容易看出来,但要是放在一起,就很明显了。

而且,就是摘到母地瓜,其实也不用怕,因为地瓜头部的位置不好吃,所以钱宝珠他们吃的时候,都要把头掐掉。

而没了头,野地瓜里面有没有虫,就很明显了,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

“哎呦!这里好多!”今天运气真好,这片野地瓜居然是没人采过的,里面成熟的特别多,钱宝珠简直要乐开花了。

后面,手拿不完,钱宝珠干脆把野地瓜用肚子部位的衣服兜着,虽然这样衣服会很脏。

但钱宝珠表示:嗯!管她的,好吃的才是最重要的。( ̄ж ̄) 一本满足!!

钱宝珠从头扒到尾,后面衣服都兜不住了,贪心的她将野地瓜用南瓜叶子包着,然后又继续去找。

等终于找完了,钱宝珠出了一头汗。

而且,可能因为蹲太久了,钱宝珠居然还有一点头晕。

晕乎乎的她脚步凌乱了,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踩到了一个台阶边缘处,还把边缘的石头都踩掉了。

石头往下掉,砸出了一声大响,把钱宝珠吓了一跳,也吓清醒了。

钱宝珠拍拍自己的头,心想,看来以后还是要量力而行了。

虽然台阶旁边也不过一米高,摔不到哪里,但还是痛的。

此时,钱宝珠感觉头也不算晕了,她就准备回家了。

咦!等等!钱宝珠刚要走的时候,突然看到,掉落的石头下面,好像有一个——陶罐。

尽管陶罐上全是泥土的颜色,但就凭露出的半边身子,钱宝珠也能肯定了。

不过,无缘无故,这里怎么会有一个陶罐埋着。

钱宝珠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好奇心,也不怕陶罐里是什么坏东西,下意识弯腰就把陶罐旁边的石头搬开。

之后,钱宝珠又把陶罐上面的泥土全部清理掉,就可以看见这个陶罐顶部,是用盖子盖好,外面再用黄泥土,封了一层。

这,好像是埋的酒。

钱宝珠想到,这里可是吴家大宅,可能这就是以前人家埋的。

几十年的酒,那滋味一定不错,爷爷一定会喜欢的。

如此想着,钱宝珠更有干劲了,利用树枝刨土,很快就把陶罐抠了出来。

只是,看到陶罐全貌之后,钱宝珠有点失望,因为整个陶罐也就比她的头大了一倍,估计就能装五斤酒。

而且,钱宝珠还用力摇了摇,发现陶罐里完全没有液体的响声,而是叮叮当当的响,有点像……大洋声。

咦!该不会这个是藏宝罐吧!

钱宝珠眼前一亮,但想着这毕竟还是在外面,不太方便。

于是,她又去把自己找的野地瓜艰难拿上,就急匆匆回了家。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奶奶居然还没回来,钱宝珠把野地瓜放水盆里泡着,就去了她爸妈的屋子,准备把陶罐打开。

而真看到陶罐里的真容之后,钱宝珠突然捂住眼,感觉眼睛都要被闪瞎了。

咳咳!有点夸张哈!乀(ˉεˉ乀)

不过,也不怪钱宝珠这么夸张,这陶罐外表看着普普通通,平平无奇,谁知道它居然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钱宝珠这里说的金玉,可是真的金玉。

光金条,就起码有五六根。

钱宝珠将金条一根根拿出来,最后发现,总共有六根金条,底部全部有吴家的标记,肯定是吴家的。

这些金条也就和钱宝珠的手掌差不多长,钱宝珠估计大概有一百克。

钱宝珠默默想想现在的金价,貌似她听她爸说过一回,好像是八块五一克,六百克金子,起码能卖五千一百块。

算出了这个价格,钱宝珠不由的“嘶”了一声,这也太多了,感觉这钱有点烫手啊!

关键的是,这还不止,陶罐里除了金条,还有一个白玉做的,应该是羊脂白玉的,刻着山水的鼻烟壶。

羊脂白玉钱宝珠知道,在二十一世纪,随便一小块也能卖到天价,虽然现在因为政策原因没人敢买,也不太值钱,但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收藏品。

除此之外,陶罐里还有一串红手串,钱宝珠不知道是什么材料,但看着挺漂亮的。

陶罐最低层,还有一对手镯,应该是玉的,表面光滑,半透明的,里面有一半是纯粹的绿色,一看就是好东西。

至于钱宝珠听到的大洋声,钱宝珠拿出来看见是大洋,却在大洋的一面上看见了“光绪元宝”四个字。

光绪元宝钱宝珠数了数,总共三十六个,钱宝珠也不知道这种值不值钱,但看罐子里的其它东西,她就觉得,光绪元宝的价格应该也不会低。

可以说,这个陶罐里的东西,是真的很值钱了,钱宝珠到后面都有些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