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回 率众侠孝嗣救源公子 果西使仁来败走景春(第6/6页)

却说那日清晨,里见太郎丸义通公子为援救信乃、现八等第二次交锋之危,亲自带兵出了山冈上的营寨,走了不远,在相川松林遇到长尾判官景春来进攻山冈的数千名雄兵,前后和中央分做三队,都在与敌人交锋自顾不暇,里见军的主将东六郎、润鹫手古内、振照俱教二和白滨、七浦、朝夷等自不待言,连突然前来相助里见军的政木大全、石龟次团太、越鲫三、向水五十三太、枝钴素手吉,及其手下的舵手和船夫,都手持长械在与敌人进行拼搏。其中政木大全孝嗣是文武双全的勇士,如持弓箭则有为朝的善射本领,若持兵刃则不亚于牛孺丸,可一以当千。然而景春在东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勇将,而且深晓兵法,精通战术,孙子兵法、诸葛八阵、鞍马八流和楠氏七策无所不学,他很善于用兵,频频亲自与敌将交锋,但尚未决雌雄。景春之爱子,名唤长尾太郎为景,年方十五岁,系初次出征,其骁勇不次于其父,他们一同来到此地。这日为景任游军,带领三百多名士兵支援弱者,他窥视敌阵,发现里见的先锋润鹫手古内和振照俱教二已打得有些疲惫,队伍混乱。为景见时机已到,便带领士兵援助己方的头领梶原景澄和樋口维龙。为景犹如虎豹一般挥枪冲入敌阵,一枪便将手古内刺落马下,俱教二也为其所伤,阵脚大乱,全军溃退。

这时从葛西那边骑马奔来一个身穿铠甲的武士,其势宛如飞鸟,跟随的五六十名士兵,也好似都有神行之术,并没让疾驰的骏马落下。那一马当先的武士跑近前来高声喊道:“那边的敌人,从旗帜的家徽一看便知,大概是白井的景春吧。可认识我吗?现有里见将军的家臣、八犬士之一的犬江亲兵卫尉金碗仁在此。还有同藩老兵姥雪代四郎与保和蜑崎的侍卫直冢纪二六,以及新从军的野武士头领二四的寄舍五郎和须须利坛五郎等在此。”他们报了名后,便分别将手中火枪端起来,对着敌人连续开枪,并齐声呐喊,正当敌人吃惊回顾时,亲兵卫骑马冲入敌阵中间,挥枪四面刺杀,敌兵纷纷被他刺倒。在他英勇无敌的带动下,代四郎、纪二六、喜勘太和二四的、须须利以及士兵们,无不奋勇杀敌。里见的前军和后军将领东六郎、振照俱教二,以及义通手下的鸟山真人、朝夷三弥、白滨和七浦都因之振奋起来,与士兵们一同英勇奋战。长尾那样的劲敌,终于被他们杀败,敌兵或伤或亡,犹如破卵出来的小蜘蛛一般四处逃散。景春和为景怒气冲冲地责骂士兵加以拦阻,也无济于事。梶原、樋口、宇佐美、直口见士兵们纷纷溃逃,连将帅带走卒都一齐向葛西那边逃窜。犬江亲兵卫和政木大全及其手下的姥雪、直冢、须须利和二四的,还有石龟、鲫三和枝独钴等在里见军的前边,紧紧追赶,扫荡残敌,不使漏网。犬江亲兵卫东归忠战得时,连石阵铁马都被他的钢枪摧毁;长尾判官景春以为必操胜算的数千雄兵,竟一举败北;义通公子初次出兵便旗开得胜,毕竟后话如何?有分教:

驰马北追,犬江笼凶禽;旧恩得报,戍孝践前言。

这是后一回的标题,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附注:此编本应以六卷续出,因于本回犬冢信乃、犬饲现八和杉仓武者助等,与敌将显定、成氏和宪房,于三面两次交战,尚未分胜负。另外里见义通在交战危急之际,政木孝嗣、石龟次团太、越鲫三、向水五十三太、枝独钴素手吉,带领数十名同伴前来相救。对孝嗣、次团太、鲫三等等来历,尚未及详述。故虽想将第一百六十七回于本编一次续出,详述此事,以速示看官,奈因书肆每版只宜出五卷,不肯刻六卷。据云多一卷如增售价,则不好销售。为此缘故,余亦不得不屈从其议。江湖上之亿兆君子,若欲知战斗之胜负,与孝嗣等之来历,请且待下版五卷续出之日。

作者复注:本传原想以九辑一百七十回一定结束。因此将第九辑定为四十五卷。若如前例一辑为五卷,则相当十三辑。另外第七八辑为七册或八册,如再加算分卷,平均则可至十六七辑。将其压缩于第九辑,本有不得已之初衷,所以力求以一百七十回搁笔。因此本编既有一卷一回者,亦有一回分做两卷者。然而如今想来,本传以一百七十回结束仍然不足。众多拟就之腹稿,犹如绾起之细绳,于缀文时好似将细带抻开,因而不得不长。是以如今改变初衷,想以约一百八十回实现本传之大团圆。特此附注。

(1) 旃陀罗是梵语,是以屠宰生灵为业的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