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公道

◎难道要让她把你们告到法院去?◎

赵晨阳眼见得躲不过去, 只得起身出来,站在檐廊之下,与钱淑芬并肩站着。

赵晨阳打扮得非常时尚, 在一群穿着土布棉袄的乡下人堆里显得十分出挑。她一脸的别扭, 偏着脑袋不肯喊人, 眉眼间的傲气让看热闹的赵家沟乡民们很不爽。

“这是看不惯谁呢?漂亮有什么用, 还不是个绣花枕头!”

“小时候就那个样子,说什么跟着桂婶子学绣花,实际上就拿着个绣花绷子时不时戳一针,学了几年也没见绣一条手绢, 拿腔作调的模样倒是实足。”

“可不是嘛,一天到晚说要绣花不能伤了手, 连贴身小衣都是赵向晚洗, 喂鸡喂猪洗衣打扫屋子这些事全推给赵向晚做。亲生的是个宝、抱养的是根草。”

“仔细看的话,其实赵晨阳还没有赵向晚生得好, 个子矮、鼻子塌,哪里好看了?”

赵晨阳越听脸色越难看, 有心要回骂几句吧, 实在是找不出理由来辩驳。她只得扁了扁嘴,轻声嘟囔道:“我,我也不是故意的。”

这句话一出, 赵青云的面色便和缓了许多。是啊, 赵晨阳并不知情, 她也是被钱淑芬的私心所累。要怪, 只能怪钱淑芬。

“不, 赵晨阳, 你是故意的!”

一片嗡嗡的议论声里, 赵向晚终于开口说话。

她的声音似屋檐下的冰凌掉落青石,冰冷、坚硬、清越。

“赵晨阳、钱淑芬、赵二福,你们三个是商量好的。我记得清清楚楚,八年前的一月二十五号,我因为雷雨天外出打猪草被雷劈,昏迷中听到你们在盘算……”

生平第一回 ,赵向晚说了这么多话。

生平第一次,赵向晚当众将往事揭开。

赵晨阳说:我和赵向晚喝的是一个妈的奶、吃的是一锅的饭,凭什么赵向晚能上城市户口吃统销粮,我就只能在地里刨食、围着灶台转?你们把我换过去,等我有出息了一定会回报你们。

钱淑芬说:说得对!我家四妹子娇养着长大,人聪明,嘴又甜,和我最贴心。她要是去了城里,将来过得好了肯定会孝顺我。三妹子从小到大就话少,一天到晚拉长着个脸,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白养她一场,划不来。

赵二福下了决定:换了!四妹子说得对,难道城里人的姑娘就是凤凰,乡下人的姑娘就是只草鸡?我还不信了!把四妹送进城里,草鸡也能成凤凰。

二十六号那天早上,赵二福天还没亮就守在村口等赵青云过来,赵向晚喝了安神汤睡得迷迷糊糊躺在里屋什么也不知道。赵青云匆匆而来,没有和村里其他人交流,连赵二福家有两个姑娘的事都不知道,把自己认为的亲生女儿赵晨阳带回城里。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怒了。

赵大翠气得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猪狗不如的东西!草鸡头上插羽毛、住金屋子又怎么样?还不是只草鸡?凤凰哪怕落难呢?一样能够飞出草窝当凤凰!”

赵伯文恨恨地一跺脚:“爸、妈,你们糊涂啊!人家的东西再好,那也是人家的!你们就这样抢了三妹子的爸妈,不亏心吗?睡觉能睡安稳吗?”

赵仲武嘲讽一笑:“你们指望四妹子孝顺?做梦呢。她这人好吃懒做,心肠又狠又坏,得了势就翘尾巴,走了八年连封信都没有。要不是被人发现送回来,恐怕连个影子都没有。你们指望一个白眼狼、势利鬼报答?真是好笑!”

钱淑芬一张老脸被丢光,也顾不得什么过年不能哭闹的禁忌,一屁股坐在地上,边拍大腿边号啕哭叫起来。

“我命苦啊,出了事儿子不护着当妈的,反过来骂人,这还有没有天良?有没有道理?大过年的,大姑姐带着人回来骂架,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钱淑芬为人泼辣,这一屁股坐下气场全开,嚎叫的声音响彻老屋,震得人耳朵生疼。

赵大翠气得胸脯上下起伏,抬手指着她,半天没说出话来。年纪一大把,儿女都成人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撒泼,丢脸!太丢脸了!

范秋寒冷笑一声:“你哭也没用,嚎也没有用,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活该被人骂!知道自己没理,心虚了吧?先下手为强开始鬼哭狼嚎,大过年的这样又哭又叫,也不怕招来祸事?”

赵二福听范秋寒说“招来祸事”,迷信的他慌忙将钱淑芬拉起来:“莫闹、莫哭,有话好好说,今天是小年咧。”

面对这一场闹剧,赵向晚一直抿着唇、冷着脸,仿佛电影屏幕前的观众,剧中人或哭或笑,都无法触及她的灵魂。

范秋寒看一眼赵向晚,心疼的情绪涌上来,她的音调拔高两度:“你们换了孩子,就一点内疚都没有吗?哪怕你们对赵向晚好那么一点点呢?想想你们在赵晨阳走了之后做的那些事,我都替你们臊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