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2页)

夏柔蔓听此不知道高兴还是如何脱口而出道:“三王爷定是想让皇后娘娘你做自己喜欢的事。”

听此,皇后突然笑了,轻声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也应该让我做个好母亲。”

皇后似乎想起了当年的事:“我嫁入皇家,是联姻,无所谓喜乐,有了长安也就是多了个人说话,这么多年我一直称病不出,自己是清闲了,不成想苦了孩子。”

想想每每三王爷提起皇后娘娘,夏柔蔓忙道:“他不觉得苦的,他是真心爱戴您。”

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维护之心太过明显。

皇后笑着拍了拍夏柔蔓:“若是做个闲散王爷,我倒可以继续怡然自得,但如今你都站出来为他争的一分两分,我这个当母亲的也不能落后啊。”

她们二人说到这里,夏柔蔓就知道这就是母子情谊,自己不用多劝:“那您要出来了?”

听了夏柔蔓的话,皇后淡然的笑笑:“什么叫出来?我是皇后,自然是我在哪,后宫也好,官眷也好,我就是中心。”

等夏柔蔓回到家第三天,眠夫人就喊着她去说话。

原来皇后娘娘在宫宴第二天,就恢复了各宫的请安,有品级的后妃都要早早去甘泉宫拜见皇后。

皇后称病已久,这个规矩从她当上皇后以来就没认真做过。

但就像皇后自己说的那样,她是皇后,她是中心。

不过贵妃德妃等人再怎么不情不愿,还是要早早的去甘泉宫等着。

接着又让人传旨下去,说是自己要替受灾的灾民们做法事祈福捐钱捐物开粥棚,当时请各位朝廷命妇,贵族官眷,一同观看法事。

都看的出来皇后是为了什么做这场法事,也明白祈的是什么福。

那你有什么办法吗?这下不管是哪个党派的人,能不去祈福不去开粥棚吗?

三王爷收到的信,前面写了自己的未婚妻站了出来,后面写了自己母亲做的事,这两个女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在保护自己。

三王爷低声笑了,自己当然不会愧对她们的这份“保护”。

其实以前外面的风言风语三王爷跟皇后都知道,但他们不想争,就过着母慈子孝的小日子。

之后出了前边两个未婚妻的事,这才把三王爷打醒,有些事情不是你说你不想,别人就信的。

接着又牵扯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在被人设计跟夏柔蔓订婚的时候。

三王爷就准备好了战斗。

自己是为了蔓蔓战斗,母亲是为了自己战斗。

他们这边的感情,让皇帝心里嘀咕,知道皇后“病好了”,还特意亲自送去了赏赐。

只是看皇后脸上还是淡淡的,陛下无奈道:“你们这样,倒像让我成了个坏人。”

皇后觉得陛下说的有趣,直接道:“早点立太子,你就不是坏人。”

听此,陛下也不准备走了,屏退宫人:“你说立谁?”

皇后一挑眉:“当然是我儿子。”

陛下笑了,笑的不停:“没人敢跟我这么说啊。”

“因为我是你的正宫皇后,夫妻一体有什么话不能说?我儿德才兼备,又是正宫出身,样貌才学品德样样拿得出手。”皇后还真的跟陛下分析起来。

说的这些,陛下都同意,他对前两个儿子早有些不满,对自己的继承人挑剔的很。

总觉得他们失了茂姓男人的光明磊落。

当然这个词用在皇帝身上是有些好笑,可是大茂传承到现在已经三百余年。

陛下自认血统高贵,像大儿子,喜爱是真的喜爱,出身陛下也是真的不喜。

二儿子,母妃家族还可以,那也只是还可以,跟皇后的家族差的还远的很。

在三个儿子相对来说差不多的情况下,陛下自然觉得会选出身最好的那个,退一万步说,就算三儿子茂长安做不好一个皇帝。

有皇后的娘家支撑,茂和安就不会垮台。

至于别人就不一定了。

最后一点则是出在贵妃的宫宴上。

四个派系,二王爷派系的人做多,其次是大王爷,再接着是中立的臣子,最后三王爷那边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陛下听了都心疼啊。

你要说为什么皇后敢这么跟陛下谈立储的事,因为他们婚姻的开始就是合作关系。

没有掺杂什么情爱,什么荣宠,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

换个方面讲,若是这么多年一直“称病”的是贵妃或者是德妃,那宫中怕是早没她们这号人了。

但皇后不一样,皇后有她的家族,有她的地位,还有陛下心中隐隐承认的那份平等。

如果让夏柔蔓来说,那夏柔蔓肯定说,茂姓男人真的好懂,但他们后宫里的人,则太难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