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亩产千斤的秘密(三)(第2/3页)

这可是他未来的治粟都尉!

他的口碑能不能翻身,粮食能不能增产,可就靠赵过了!

而被大家寻找的赵过,刚从田间回来。

他看着仙画上放出来的这两种工具,发起呆来,这俩东西看上去怎么有点眼熟?

像是自己之前做过的工具,但细节又不一样。

难道,这赵过真的指的是自己?

【赵过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农学家,他还发明了代田法,这个我们稍后会讲到。正是因为刘彻在晚年的悔悟,休养生息,重用赵过,这才让岌岌可危的大汉帝国成功的延续了下去,还迎来了后面的“昭宣中兴”,避免了亡国之祸。】

刘彻在未央言中松了一口气,不着痕迹的往后一靠,简直都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他差点以为自己要成为大汉朝的罪人,要成为亡国之君了!

鬓角的冷汗都流出来了。

还好还好……

这一番惊吓也给现在的刘彻在心里留下了警醒之意——以后要做什么一定要先想一想今天的这种感觉。他可是致力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不能功亏一篑!

群臣们包括卫青、主父偃和桑弘羊在内都松了一口气。

谁都扛不起汉朝在自己这一代灭亡的责任。

还好还好……

以后陛下要是发疯的话,他们一定要拦着点!

皇帝和朝臣,因为此事,在无形之中倒是达成了统一。

【汉朝的农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那就是铁的运用更加的广泛了。汉朝的冶铁

业在当时是领先世界的。铁有多么的重要,这点相信不用我多说,整个现代化发展都建立在钢铁的广泛运用之上。汉文帝非常鼓励冶铁行业的发展,在那时候已经掌握了炒钢法,将生铁加热到一千八百度后加入矿石搅拌,就能迅速得到钢。这时候的铁与之前的铁可以说完全是两种东西,更加坚硬也更加锋利,还更加耐用。】②

高高的炉内燃烧着熊集的巨火,炉门被打开,一筐筐的黑色矿石被倒了进去。

如岩浆一般的铁水流了出来,带着炽热的气息。

有壮汉提着锤子不停的敲打着眼前的铁胚,每一锤下去都能溅起一大片闪闪的火星。

天禀之前的人似乎都觉得空气中的温度开始上升. 人都之前的人似于都见得王气中的画员力劝上门。

赢政站了起来:“炒钢法!”

他刚刚还在想,后世是不是拥有了更先进的合铁工艺,没想到仙画立刻就给了自己答案!

赢政简直想给路小染打赏千金!

扶苏默默的用毛笔在嫌帛之上记下炒钢的方法,虽然还不是很懂,但有了这句话,交给工坊去研究就好了。

“传朕旨意,有研造出炒钢法者,赏百金!”

扶苏点头,准备拟旨。自从赵高被逐出言和胡亥圈禁在一处后,他所掌管的符玺就暂时放在了御书房内,而拟旨的任务暂时由扶苏替代。

他想起一事,抬头问道:父皇,那耦犁和鞍车是否要着宫中尚方营造,再在民间推广?

“可。”

想到耦犁和鞍车,赢政都要开始羡慕那汉武帝刘彻的好运气。打了四十几年仗,居然还没把大汉朝搞垮——他横扫六国,现在也在和匈奴开战,但他可没想着要接连打这么久的仗!最可气的是,人家在晚年又能遇到这样的能臣,说后悔了竟然就真的找到了弥补的路。

简直是…

哎!

他也得好好研究一下取士之道了。或许,庶民之中真有能为朕所用的人!

【铁农具利润低,一开始的时候工坊都不是很愿意生产,更愿意生产利润高的武器盔甲,在刘彻将治铁行业变为官营之后,就开始大力推广铁制农具,铁农具在民间终于变得越来越多见。】

【可以媲美钢铁的铁锄头、铁锹挖地就像是挖

黄油一样轻松。北方长期被冰封住的土地和南方丘陵地带坚硬的土地终于得到了更好的开垦!】

皑皑白雪融化之后,露出黑色的肥沃的土地,北方沃野干里。

而南方,人们在山上开凿出层层的梯田,春季的时候,耕牛拉着矮车在梯田里劳作,映着稻田里的水光明镜,如画一般优美。

【有了更多的耕地,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这就是发展技术的最基本的意义。】

【这也说明,一个行业不可能独立发展,铁制农具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铁制农具的出现却和冶铁行业的进步有着直接关系。联系到我们上个视频里说的士农工商,“工”的重要性,就不用再多说了。】

【重视农,却轻视工,是很愚蠢的行为。 】

朱元璋轻哼一声。

他之前想着要照着仙画说的,发展科学思维,来和儒家争一争这天下的道统。

但科学思维要如何发展,从哪里开始,却有点摸不着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