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亩产千斤的秘密(六)(第2/4页)

他看向扶苏,忽然道:“说一说后周时期,诸侯们的土地政令都有哪些?”

这是打算要考考他了。

扶苏宛如在课堂上忽然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一下子颇有些慌乱。

好在他算是学霸,瞬间就镇定了下来。

管仲在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政令,根据土地的肥沃贫瘠程度来征收不同的税。还有鲁宣公推行“初税亩”,不管是公田还是私田,一律按照耕田亩数来征税……”

扶苏侃侃而谈,看来这些内容是了熟于心的。

赢政在心中颔首,虽然没开口夸他,但脸上表情明显和缓了不少。

【公有制搞不下去了,那就全力搞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允许土地私有,这里面商鞍在秦国变法,做得最彻底,甚至允许土地买卖。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这条律法的基础上又实行了黔首自实田制度。】

【大概内容是你们家里有多少亩地,自己报上来,我会让秦吏去核实,核实无误的话以后征税就按照这个数目来了。】

土色的城郭之外,秦吏敲着锣让百姓聚集起来。

向他们宣讲朝廷颁发下来的最新的土地政策。

秦朝尚黑,大部分的农人都用黑色的布巾包着头,这也是“黔首”一词的来源。

他们听到新政之后,有的面带愁容。

但大部分人,听到自家能够拥有土地之后,脸上都露出了欢喜的神色。

【黔首自实田可以说开辟了全国性土地私有制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给自己家种地,那自然积极性会得到提高,就

像是我们当打工人,每□□九晚五当然最爽,但自己当了老板之后每天996也觉得不累。】

【人性如此。】

【之后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大家对这一点也有共识,所以基本上都延续了自秦朝以来的土地私有制,而历史上有名的政治革新也都是围绕着土地的分配来展开的。】

历史中的各帝王对这一节都看得很仔细。

土地,是国之大事。

李世民看到这里的时候,认同的点点头:人性如此,然也。

虽然他不是很懂打工和996这样的词语,但联系一下上下文大概也能智着出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觉得比起黔首自实田,大唐实行的土地政策更符合人性。

赵匡胤和朱元璋在不同的时空里和李世民心有戚戚焉。

都觉得自家的土地政策更好。

汉武帝刘彻同样觉得自家的土地更好一点,

虽然汉朝初期的土地政策其实大部分承袭了秦朝,比如军功授田。高祖打下天下后,根据军功大小和爵位高低授予了将士功臣们不同大小以及肥厚的田地。

但是,在文帝和景帝时期,体恤百姓,朝廷将大量的土地分配给了无地和无职的流民,让他们成为了自耕农,人均可以达到六十亩左右。到了他继位之后,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这样的土地政策,仙画应该没什么好挑刺的了吧?

仙画并没有理会这些帝王们的小心思。

继续着自己的节奏:

【几干年的封建史,围绕着土地有过多少血腥的争斗!可以说,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与土地有关,大多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吃不饱饭而发生的。】

【秦朝的灭亡,只是因为胡亥乱搞和赢政大征徭役导致民不聊生吗?】

【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假,但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黔首自实田的推广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土地兼并现象,让秦朝很多没有靠山和权势的平民和庶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赢政:……

扶苏·

说好的夸呢?

咸阳宫中一片沉默。

【它这个制度的本质呢,其实就是鼓励百姓们自己

去开荒,去占有土地,然后再上报给朝廷,朝廷再来承认他占有的合理性。其实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钻。有钱有势的豪强和权贵们只要串通了官员,就能合法的把自己侵占的所有土地都转为私有。周边的土地都被报私有了,你让那些没有钱甚至都没有像样子的农具的农民上哪儿开荒去?总不能要求古时候的他们跋涉干里吧?】

头带黑巾的农人被豪强们的奴仆推到了地面。

他不服气的高声喊道:“这是我们的土地,你们这是强盗之举!”

豪强奴仆嗤笑一声:“你的土地?你大可以去官府问问,看看现在这些土地是在谁的名下?”

农民目眦欲裂:你们……你们这是串通好的!我要去上面告发你们!

“去呀!”对方毫不在意的挥挥手:“尽管去!”

【所以,黔首自实田实际上是对权贵阶级有利的!】

【大家都熟悉的陈胜和吴广,陈胜就只是佃户,尝与人佣耕,没有自己的土地。而秦朝后期,这样的人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