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亩产千斤的秘密(八)(第3/3页)

他经历过元末的乱世,自然知道乱世是什么样子。

“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④

却没想到自己建立的大明,后期竟然与元末的世间惨相不遑多让。

他想起自己起义前,红巾军的一首歌谣: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⑤

他也曾“杀尽不平”,并且为此热血澎湃。

当现在调转了个儿,当这杀尽不平的刀落到自己这一方时,才深深醒悟。

朱元璋又想要吐血了。

【有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填壤,皆为利往。这个利,放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就是粮食!从秦汉到明清,所有的争斗都是为了粮食。农民起义是为了土地,异族入侵也是为了抢粮。】⑥

【粮食的重要已经无需再强调,历史已经给出答案。】

【一亩地产量一百斤,可以养活一个成年人,但当它产量到了四百斤,就可以养活四个成年人。而到了现代,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千斤,粮食安全总算是得到了片刻的轻松。我们下一期就讲,从亩产四百到亩产千斤,做对了什么。】

【十天后,下期见。】

这期视频的内容结束了,但所有的人,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都依然仰望着天际。

是怔忡,是怅然若失,是若有所悟。

天幕无情。

向他们展示了这辈子也到不了的美好愿景,仓满粮足。还向他们揭示了未来即将到来的悲惨剧情,重税与失地。

但天幕也有情,告诉了他们农具该是什么样的,土地该如何更好的耕种。

甚至像魔鬼一样蛊惑他们,活不下去了吗?造反吧!只有造反,才有出路。

村民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有的眼中还带着泪,有的眼中燃起希望,有的神情闪烁,又停留了一会儿,才最终决定,各自归家,洗洗睡吧。

诚如仙画所言,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谁愿意提着脑袋造反呢?

而各个皇城宫殿中,今夜的烛火又要彻夜长明了。一封封的奏疏呈上来,一道道的诏令从宫中发出。

仿佛昭示着,这天下即将做出改变。

汉武帝时期。

孙小羊和哥哥孙大牛终于收割完了最后一亩庄稼,疲累不堪的直接躺倒在田里面喘着粗气。

不过,兄弟俩的精神却很振奋。

不单单是因为新收获的庄稼,还因为几天前的仙画。

见离日落还有一阵,孙小羊从田里面爬起来:“我先去王木匠那里看一下,看他做得怎么样了。

孙大牛也跟着爬起来,嘟囔道:应该差不多了,大家可是帮他把他家的田全都收完了。

孙小羊知道他有点不爽,安慰道:放心吧,值得的。

他们这一亭里有一个姓王的木匠,手艺不错,平时大家有什么东西需要修补都是去找他。自从看了仙画之后,孙小羊就说服了几家邻居,一起凑了一点钱去找王木匠,想让他把鞍车和曲辕犁给做出来——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做耦犁,因为他们这几户人家家里都没有牛,牛太贵了。

王木匠答应了,但是说要晚一点再做,因为他们的庄稼也都还没收割完。

孙小羊不想等太久,和邻居们一合计,咬牙决定每天出一个人帮王木匠家收麦子,好让他抓紧时间做。

这一做,就是七八天。

他们的麦子也终于全部收完了。

孙小羊从田里上来,正想往王木匠家走的时候,却看见小路尽头跑来一个人,却是王木匠的学徒。

那学徒气喘吁吁的,但是却面带喜色。

“快过来,快过来!你们要的东西已经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