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二)(第4/5页)

他在治疫这么多年的过程中,其实也隐有所觉。

一时之间,张仲景希望仙画不要停,再讲多一点,再多一点.

· …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的时候发生了三次大瘟疫,灵帝的时候五次大瘟疫,献帝的建安年间,瘟疫更是肆虐,达到了顶峰,可以说是十室九空。】

【大家在历史书上都学过“建安七子”,就是建安年间出名的七个文学家,这七个里面有五个是死于瘟疫,另外两个呢是死得早,不然可能全灭!】

【瘟疫到来了,家家户户只能坐在家里等死,一座城市很快会成为空城。】

【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如人间地狱一般的情景。】

城池中,家家户户都挂了白绫,每家每户都传来了哀哭之声。守城的士兵早已不知去向。

而抬着棺材举办丧事的队伍之多,竟然将街道堵塞。至于农村,风声四啸,将门刮开但无人来关。一村死绝都无人知晓。

只有一片静寂以及在顶上盘旋

着的秃鹫说明了一切。

东汉,许昌,建安十三年。

曹操正在自己的宅邸之中和自己的几个儿子和心腹谋士与将领一起看着仙画。看到仙画中瘟疫的场景,即使是军中最硬心肠的将领都沉默了。

他们南征北战,谁没见过大疫之后十室九空的场景?

曹植喃喃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④

曹丕瞥了一眼自己这个弟弟,也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这是王粲的《七哀诗》。

建安七子,除了孔融之外,其余六人都投靠了曹家父子。

曹操和曹丕也没想到这六人竟然都在后续因为瘟疫而死。他们是请得起大夫也吃得起药的人,但却依然逃不过瘟疫,其酷烈程度可见一斑!

荀彧恨恨道: 若不是因为疫病,主公怎会兵败赤壁?想想就气。

十万曹军,竟然败给了只有六万的刘孙联军!若不是因为士兵之中爆发了瘟疫,死伤大半,主公岂会宣布退兵北归?⑤

这该死的瘟疫!

曹操却在一旁老泪纵横,想起了伤心事: 冲儿啊!

他聪明的小儿子曹冲,也是在军中染上了时疫,这才不治身亡。去!帮我把张医圣给请来,不许怠慢!曹操下令。

而和他一样,处于东汉末年的这些实权人物,刘备、孙权也都下令让人去延请张仲景张神医。

【这场瘟疫持续了十几年,从建安九年到建安二十四年。汉灵帝时期,汉朝上下户籍有一千多万户,到了建安中期只剩下三百多万户,在瘟疫和战乱中,全国死了三分之二的人口!而且,这里面瘟疫恐怕才是罪魁祸首。】

【这场灾难一点都不弱于中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只不过因为话语权和东汉离咱们实在太过遥远的关系,不那么的为人所知而已。】

【那时候还是小冰河时期,气温很冷,更适合病毒的培养。说实在的,遇到这样的开局,就算是秦皇汉武在世,可能也难以挽救灭国的结局,太难了!】

嬴政在心里演算了一番。

若是大秦的

场景也如这东汉末年,爆发了这么多场瘟疫,而且一场瘟疫可以持续这么多年,他还能不能挽救大厦于将倾。

不!

朕不可能让一场瘟疫延续这么长的时间,他在心中不屑的想。

他肯定会第一时间就大建迁疠所!

怎会和那几个废物一般,竟然让瘟疫蔓延得如此厉害?但始皇帝也承认,瘟疫的可怕。

时疫到来,无人种田,就没有粮食,无人参军,就失去了兵源。只会是人间惨象。

他吩咐下去: “夏无且,待仙画之后,你与丞相一起,再将各种疫病措施重新整理一遍,必须让世人都严格遵守,违背者按罪犯处理!

唯!

【张仲景当时的族人也遭受了瘟疫,他的家族原本有两百多人,但是在十年里面,三分之二的人都因为疫病去世。这一切也被他写在了《伤寒杂病论》的序言里。】

天幕上出现了一行小字: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沉哑的男声道不尽沧桑与悲悯。

【他发现死去的人有一大半都是相同的症状,他将之称为“伤寒”,又将类似的一切病症都归于这个范畴。张仲景决心好好的研究这个东西,于是避居在岭南,花了五六年的时间,终于写下了《伤寒杂病论》。】

【很难说《伤寒杂病论》对当时瘟疫的治疗起到了多大的影响,毕竟咱们都知道,瘟疫这个东西,是集举国之力来对付还不一定能全胜的,而张仲景生逢乱世,又只是一个医生,影响身边一里—乡一县或许可以,但想要推及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