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七)(第4/6页)

原来针灸这么有用的吗?那我明天也去找大夫看看,扎几针。

“肯定有用,你没看这些白人黑人都在研究针灸,没用的话他们研究个啥。”秦朝,

嬴政转向夏无且:“朕近日来也感觉有些头疼。”

夏无且慌忙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力研究这金针之法。”赢政这才满意的转回了头。

而看到自己每日辛辛苦苦给自己扎针终于才摸索出来的针灸之道,在后世居然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皇甫谧虽然脸上还维持了名士风范,处变不惊,但内心实在是乐开了花。

高兴了一阵之后,他才对旁边的弟子说道:你看,这不比出仕当官来得好?

当官能当出个开山鼻祖吗?

当官能当出个青史留名吗?

弟子点头称是,内心默默的道:好了好了,老师,知道你是真的不想当官了。

【和针灸类似待遇的是中药。】

【或者说,针灸好歹咱们还占据了优势地位,向全世界输出。而中医药呢,却呈现出一种极为吊诡的现象。】

【那就是国内半死不活,甚至遭受到无数质疑,但国外却俨然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之前有一则新闻刷爆了网络。】加粗的黑体新闻标题呈现在人们面前。

《日本巨头收购中国百年药企,中药该何去何从?》

《老祖宗留下的家业都要被败光了!老字号中药企业被日资收入囊中!》④看上去有一种颇为惊悚的效果。

【然后UP主就好奇的点进去看了一下,发现其实日本企业收购中国传统药企已经不是第一例了,他们在国内早就有了布局。】

【这次出手的津村集团就是一家专门经营“汉方药”的企业,他们也是日本“汉方药”市场的老大。】

【汉方药其实就是中药,这名字倒是挺一目了然的,很好猜。这一点比偷国好,毕竟偷国是直接把中医都给改成“韩医”了。】

【提到日本的汉方药,不得不说的一个流派就是他们国内的“古方派”,这也是日本汉方药的开端。而古方派兴起于17世纪的江户时代,本源就是当时从华夏传过去的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现在的汉方药,也都是来源于张仲景留下的汤方!】

天宝年间,扬州大明寺。

穿着唐人衣裳的日本遣唐使跪在蒲团上,潜心礼佛。

鉴真大师,我们的天皇想要邀请一位

大师前往日本,弘扬真正的佛法。

见诸弟子无人应答,鉴真微微低头:“阿弥陀佛,弘扬佛法乃是大功德,小僧愿往。”挂着桅杆的大船在风雨交加的海面上摇晃,几次都要被风浪拖入海底。经历过无限艰辛之后,鉴真终于到达了日本。

从萨摩到奈良的道路上铺满了鲜花,民众在道路两旁身体伏地,以示对大唐高僧的敬意。

到了奈良后,天皇带着全体皇室成员前来迎接。

鉴真治好了天皇的疾病。

天皇问:大师,我欲在日本也开设医堂,效仿大唐。不知大唐太医院中有什么必学的医学典籍?

鉴真沉吟了一下:“除《素问》《灵枢》之外,还有前朝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也是必学的。”

【想不到吧?】

【所以up主才想要放在这里一起说,因为我们也刚讲完张仲景。】

正在岭南的张仲景没想到还能继续提到自己。

而且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忧还是该喜。

将自己的汤方在后世继承得更好的,似乎反倒是另外的国家。尤其是,这个国家看上去似乎还和华夏有点不对付。

不过,他转念一想,不管是战争还是疫病,先倒霉的往往都是百姓。那这些汤方若能救治其他地方的百姓,同样也算是发挥了他们的功效。大医大德,不过如是。

【单纯收购一家药企这种商业行为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咱们国家的企业也经常在国外进行各种收购,所以没必要那么义愤填膺。】

【但是呢,再往下查一查,我们就能知道,日本的“汉方药”最近这些年发展是非常猛的。他们的“汉方药”垄断了70%以上的中药海外专利,而咱们国家只有0.3%。】

【UP主一向反对制造焦虑,但这个数据差异还是有点触目惊心。倒不至于就说“中医要亡”,但的确也折射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国家中医药这一块其实在布局上,在走向世界甚至打响自己招牌的这些步骤上,走得好像是不如人家的?】

【不说别的,在中成药现代化方面,日韩都超越了我们。在中药材的微生物和农药残留、成分分析上他们也做得要更加细致更加完整。】

【国内共200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日

本津村占了70多个,有三分之一。GAP就是国内制定的中草药栽培标准,严格规定不能使用一些农药什么的,对加工也有规定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