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四)(第3/4页)

另外一些人在旁也不敢高声说话,生怕打扰了他的思绪——现在宋慈在他们之间的地位可完全不一样了——只敢小声的窃窃私语。

这后世为何会对人体有多少块骨头这么熟悉?不会是……

大家对望一眼,不约而同的打了个寒噤。这未免也太可怕了!

倒是有洒脱之辈道:“尔等过于拘泥迂腐,仙画看了这么久还不了解后世吗?连墓葬都堂而皇之的发掘,这研究一下人的骨头又有什么呢?

旁人点头,这倒也说得过去。

而民间有一些专注于外科,甚至略有心得的大夫有些蠢蠢欲动,心中生出了大胆的念头。要不,也去找几具尸体来练一下手?或者是和官府合作,去充当一下件作?如果真能清楚人体构造,对于医术肯定也有极大的促进和提升!

… …

【还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滴骨认亲和滴血认亲。这种方法大概来源于儒家所认为的“孩子的骨肉来源于父母,所以他们的血和骨是一体的这种思想。但实际上前者,骨头只要上面没有了软组织,时间一长变得腐蚀疏松,你滴点水啊滴点酒啊滴点鸡血鸭血什么的都能被吸收,所以这滴骨认亲顶多也就是测试一下骨骼的干枯程度。】

宋慈手里拿着一个完整的干净的头骨,周围的人都凑过来看。

他滴了一滴血上去,迅速的被头骨吸收。

周围人惊呼:“两人果然是父子关系!”这时候,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红色的X的符号。

【而滴血认亲,同样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血之所以滴在水里面会晕开,完全

是因为血液里的细胞膜被水撑破,里面的血红蛋白扩散出来。那不管你是什么血型,血红蛋白的构造都是一样的,最终都会融合在一起。如果加一点明矾在里面,还能融得更快一点。】

一段后世之人都很熟悉的《寻秦记》影视剧片段出现在天幕上。

由某个平平无奇的男子扮演的项少龙站在大殿内,手举着一个小钵,对着众臣侃侃而谈:“众位请看,他们两个的血互相排斥,而且还起了很多颗粒,凝固不散。

带着冠冕的秦异人欣慰的点头:“如此可以证明,政儿和吕丞相根本毫无关系!众卿,可以停止谣言了。

然后快进到吕不韦拿着长剑走进内殿,对着嬴政和赵姬咬牙切齿:“原来这个孽种根本不是我的!

项少龙在危急之中出现,表示刚才的滴血认亲只是一场戏而已。

又取了吕不韦的血和嬴政的血滴在碗内,拿筷子搅了搅,两滴血果然很快就融在一起了。吕不韦惊疑的问:“那为何刚才在殿上不能相混相融?”项少龙从身上取出另一只筷子:“答案就在这根筷子上,”

他将筷子伸入碗中搅了搅,刚才相融的血液又变得凝固了起来,他解释道:“我在上面加了醋酸粉,当血液遇到醋酸粉就会凝固,就会出现这种情况。”②

咸阳宫中一片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大秦。

沉默到极致,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窒息。

直到嬴政带着森然的冷笑声在殿中响起,大家才觉得终于可以喘气了。

“竖子!”嬴政从牙缝里挤出这句,怒极反笑。

锐利的剑光闪过,身后的烛台和殿上挂着的帷布直接断成了两截。

“陛下息怒!臣子们纷纷劝道,不过是后世伶人们的妄言,切切不可因此而动怒伤了身子。”

居然敢编排陛下和吕不韦的关系!

简直是吃了豹子胆了!

若不是那些人在后世,就是躲到天边,陛下都得翻地三尺把他们给找出来!难道以为先秦王都是傻子,竟然认不出自己的血脉?吕不韦和赵姬要真敢这么做,恐怕前脚进了秦地,后脚就能被车裂。

而且,他们这位陛下,着实和过世的庄襄王长得十分神似,所以在场的士卿大臣们

都没把这一段后世戏说放在心上。

嬴政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他觉得仙画要是再来几次这样的“惊喜”,恐怕他的寿命都要短上几年。

真真的又爱又恨!

大秦的百姓们也不信,始皇的威信在如今正如日中天——当然有那么几个居心叵测之辈心中想了那么一下,但又很快的摇头,没用,现在的始皇帝地位早就稳固。就算他的身世有问题,也翻不出什么太大的浪花。

后世的百姓们倒是真真假假、津津有味的八卦了一番,然后很快就又转到“原来滴血认亲没有用”的这件事情上了。

李世民想起距离唐朝还不算久的南朝,也曾经有一桩滴骨认亲之事,还上了史书。

梁武帝萧衍的养子萧赞怀疑自己的身世,将亲生父亲萧宝卷的棺木打开,用了滴骨认亲这一方法。为了确认滴骨认亲是否真的有用,他甚至杀了自己还在襁褓之中的儿子,用自己的血滴在儿子的骨头上来做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