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医生的二十四小时 (四)(第3/4页)

叶天士面色凝重的摇摇头, 不能治者多,能治者少。若是在刚发病时就抬来治疗,大概十之四五,时间一长,神仙难医。

后世的“急诊”,可能体现的就是“急”这个字。

叶天士想想自己在仙画中看到的那呜呜呜往前开的车,又想了想现在的条件,摇摇头。这作业可抄不了。

但他对后世如何治疗中风很感兴趣,结合前情来看,似乎是要开刀?

【神经外科的急诊病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老年的脑血栓患者,因为不注重体检,他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脑袋里的血管正在慢慢的形成堵塞,也就没有及时治疗,而堵塞一旦发展到血栓就会立刻陷入到危险的境地。古代的时候,史书里有很多“无疾而终”的人,近代的医史文献学家范行准先生就认为其实并非“无疾”,可能就是猝死,除去心脏病之外,就是脑血管疾病。】

【急诊的医生和林医生检查过后,发现病人的情况很不好。需要立刻进行溶栓。】

林医生和家属沟通: “你们做

得很好,第一时间内就把他送到了医院。一般发生急性脑梗死,要在6小时之内进行溶栓,超过30%的患者有不错的效果。

家属瑟瑟发抖的问: “要做手术吗?”

“我们先药物溶栓看一下效果,如果不行的话那就要手术取栓。溶栓越早越好。”

这时候的林医生完全与从乐乐病房里出来时的样子不同,她看上去坚定、果断,也很好的抚慰了病人家属的惊慌和紧张。

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做了决定: 听医生的,您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打了药物之后,林医生要去准备自己今天第三台手术,她让规培医生留在这里,每隔十五分钟就要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NHISS评分。如果情况不好,就立刻找上级医生和主任。】

年轻的规培医生认真的执行了上级医生的命令。

来,看着我的手…跟着动一下,她将自己的手指放在病人的眼前,从左边移动到右边。叫什么名字你记得吗?知道这里是哪里吗?

“NHISS评分就是对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人进行评估的一个表。”休息的时候她向编导解释, 包括评估病人的意识水平、凝视和视野、上肢运动等等十一个方面。分数越低越好,越高就代表越严

重。”

她看了一下病人,有点焦灼的摇摇头: 他的情况虽然有些改善,但是分数还是依然很高。【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

太平公主倏地转身看向武则天: 父皇,似乎就是这个病!

她的父皇到了最后的时刻就是这样,躺在床上不能言语,而且手脚颤抖根本做不出任何动作。更重要的是,父皇一直深受“头风”的困扰,时不时就觉得头痛。

太平的眼睛变得有点模糊起来。

不管他和母亲之间的爱与怨,但父皇对她这个女儿向来疼爱有加。武则天轻轻叹息:可惜……

平心而论,若不是先帝身体原因,经常头痛加上眼花,她也不会那么顺利的掌握朝政,更不会坐上现在的位置。但现在看到后世即使是平民也能接受这么好的治疗,武则天的确是

很唏嘘。

在疾病面前,即使是帝王又能怎样?

唯有像仙画所说,大力发展医学,才能更加长寿!

·

【病人的溶栓效果并不是很好,林医生做完手术回来后已经是下午的五点半,但他神智依然不清醒,没办法说话。主任当机立断的表示要立刻做手术,不要再等下去了,不然延误了时机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在和家属沟通过后,家属也同意赶紧进行手术。】

林医生对摄制组解释:“其实手术的准备工作是在同步进行,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能够节省时间。”

家属有些担心的问: “是要开颅吗?”

不用开颅,做介入手术。”另外负责介入手术的医生解释, 这是微创手术。现在他的问题是脑子里有根血管堵住了,血流过不去,这个手术你就可以理解为破一个小洞然后在动脉里推一根导管进去,它会进入到脑血管堵塞的地方然后把血栓取出来。

风险肯定是有风险的。”林医生也道, 但是你们的溶栓效果不好,用取栓的方法会更加好一些。

【医生们都解释得很细致,家属商量了几分钟之后就决定要进行取栓手术。】

【因为是微创的介入手术,UP主也被批准进入到了介入手术室,可以隔着玻璃看到手术室里的情景,特别的荣幸。】

【等病人推到手术室里面,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和影像科和急诊科的医生都过来了。因为一台手术,往往需要几个科室的配合才能够顺利进行。】

林医生也是旁观者,她指着设备屏幕上的造影图像:“看,这就是病人脑子里的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