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生物学,农学和医学的地基(八)(第3/4页)

太极宫内。

李世民道: “这突厥人长得膀大体圆,就是经常喝奶吃肉的缘故,可见这肉和牛奶都是好东西。

众臣也颔首,他们都是有知识也是有见识的,略微比较下双方的饮食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当然,突厥人的饮食也有弊端,那就是没谷粮和蔬菜吃,也很痛苦。

一些大臣已经在想要不要让家中的庄子上养点牛,提供奶来给自家后代补补身子——仙画这短短的几句竟然就掀起了一些朝代朝野上下喝牛奶的风潮。

……

【而巴斯德一生的成就可不止这一件事。】

【更神奇的是,他其实学的专业是化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正儿八经的化学博士毕业,然后毕业后又去了当了物理老师,再又七拐八拐的当了化学教授,并且还在化学上有所成就。不管怎么看,他前半生的人生履历都和生物搭不上什么关系。】

【正是因为那次误打误撞发现了啤酒里的微生物会引起啤酒的发酵和

变质,巴斯德才在微生物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微生物学之父。】

皇甫谧放下手中的金针。

仙画开始的时候他正在给自己扎针,此时忍不住点评一句道: “这人倒是像我。”一样的天才。

当然了,皇甫谧比较含蓄,没有将这句话说出口。

倒是有很多读书读到自己头晕脑胀的书生们在心中哀嚎:华夏有皇甫谧,这法国又有个巴斯德,天底下的天才那么多,为什么就不能多我一个呢?

老天爷真是一点都不开眼呐!

李世民倒是啧一声: 这巴黎的大学倒是多,这里又冒出来一个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咱们长安可也不能落于人后。

这可是万邦来朝的长安。怎么也不能比巴黎差吧?弄一个长安大学出来,不过分吧?

【之后,法国的丝绸行业遭遇到了“蚕瘟”,短短几年内蚕丝的产量从两万六千吨下降到了四千吨,他们无可奈何之际就想到了巴斯德,于是又找到了他。巴斯德不负众望,发现了蚕身体里的致病微生物,又发现了其粪口传播的途径,提出病蚕识别技术和卫生防病策略,终于控制住蚕瘟发展。】

巴斯德将一只病蚕小心翼翼的放入到镜片下,观察着它身上的微生物和健康的蚕有什么不同。

在无数次的观察实验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短短几年后,法国的蚕茧大丰收,纯利润达到两千六百万法郎,整个丝绸行业也终于从破产的边缘被挽救了回来。】②

【而巴斯德也发现微生物不仅仅是会改变物质,而且还会让人生病。这也让他对这个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变得愈加的好奇起来。】

【他开始自己做各种实验,培养细菌。】

巴斯德用肉汤来培养霍乱弧菌,不过是几个小时,在显微镜下,原本不多的霍乱弧菌就已经充斥了整个小小的培养皿。

他又将这些霍乱弧菌喂给了一只小鸡。

第二天,小鸡就死掉了。

巴斯德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又眉头深锁,怎么才能从这样的现象中推导出灭菌治病的反面结论呢?

这一研究,就研究了好几年。他女儿都要举行婚礼了。

参加婚礼的

前夕,巴斯德叮嘱自己的助手: “记得要给每只鸡都注射霍乱弧菌的肉汤,然后记下它们每天的反应和死亡时间。

这些肉汤里的病菌数量都不同。助手连忙答应。

但等巴斯德过了一个礼拜回来后,却发现所有的鸡都已经死了,但还有一只活蹦乱跳的,一点事情都没有。他惊讶的叫来助手询问。

助手吞吞吐吐: “对不起,教授。我之前也出去了三天,等到回来后,这些培养液都过期了。我想着不要浪费,就给这只鸡注射进去了。它一开始也有点萎靡,但昨天却忽然恢复了。

巴斯德眉头紧锁,死死的盯着这只正满场转悠,倍儿精神的鸡,都顾不上责备助手的粗心大意。

良久,他眼睛亮了起来: “是时间和毒性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变长,这些霍乱弧菌的毒性也下降了。而这样的毒性,让鸡得了霍乱却不致死,或许还拥有了某种抵御病菌的屏障!

助手惊讶的张大嘴:...…是这样的吗?

巴斯德笃定的对他道: “我们必须再来做几次实验。”

他们又给这只鸡注射了霍乱弧菌,但奇迹般的,这只鸡依然活蹦乱跳,没有任何得病的倾向。助手震惊无比:..…真的是这样的!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款减毒疫苗!只是,它应用在了鸡的上面。】

这下不仅是孙思邈、张仲景这些医生,好多人也都按捺不住心里面的激动,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有的甚至还情不自禁的往前走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