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上可九天揽月 (七)(第2/4页)

而且,又重新回顾了一下自己登基时的画面,心潮竟然有些澎湃。

他身边的李斯和太史令胡毋敬睁大了眼睛,想要看看后世的历法有哪些改动,这东西可太重要了!

“新年假是什么?”公子高偷偷问大哥扶苏。扶苏也茫然的摇摇头。

现在秦朝可还没有假期这个概念,官吏们要是想请假,只能“告归”,归乡的归,基本就等于请辞回家了。

宋朝。

几名士子正在论道,一边是仙画出现后已经变得越来越少的崇古派,他们往往固执守旧,依然认为圣人之言不可逆,古制不可违。

而另一边的人数明显更多,思想要更加开放。

有人就呵呵笑两声,对崇古派道: “既然你们要崇古,何不向各位大人谏言,让历法也按照这古六历来呢?

话语中的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另一人附和道: “那可不就成了西汉张寿王了?”

张寿王想要改旧历不成,最后被弹劾下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典故。闻言,在场人都哈哈笑起来,只剩下几个崇古派脸上青一阵红一阵。

【《颛顼历》经过了几百年,到汉武帝时已经不太准了。】汉朝的星官们正在如常的观测星象。但此时他们却眉头紧锁。

今天是初一,每个月的第一天,按照月相来说应该是朔月,本该看不到月亮的,但此刻天空上却悬挂着一弯弦月。

有星官问出来: “是历法不准,还是月象有异?”

如果是前者那还好说,如果是后者,那可就不太好了,到时候若是给不出合适的解释,恐怕天子震怒,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为首的太常令一咬牙: “待到望月的时候再看。”

望月也就是每月的初十五或者是初十六,天上悬挂着的应该是一轮饱满的圆月。

但这一次,不用

等到望月,在初十二和初十三的时候,满月就到来了。而等到了初十五,月亮早已经变成了渐亏的凸月。

中间并无什么异常发生。

太常令和星官们松了口气: “看来是历法不准,而不是天象异常。”历法不准好办,向朝廷上谏重修就好了。

【当时担任太史令的是司马迁,他那时候和汉武帝还没闹翻,算是君臣相得。】

【汉武帝让司马迁、邓平、落下闳还有民间的唐都、侯宜君等人一起来制定一部新的历法,这也

是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以国家的力量组织编撰历法。】①

宽敞的大殿内,汉朝最厉害也是最声名远扬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都集中在了这里。他们分为了很多组,时而激烈争吵,时而和谐讨论。许多的天文仪器和纸墨都堆积在旁边。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辛勤工作后,他们探讨出来的方案被呈于汉武帝面前。

汉武帝把每个方案都听取了一遍之后,指向了自己偏向的那一套: “就用邓平和落下闳的那套吧。

邓平和落下闳脸上露出喜悦之情,而其他人或是平静,或是沮丧,或是不服。

汉武帝手握着这部历法,给它定名: “太初,天地元气之始,就叫它《太初历》吧。邓平有功,封为太史丞。

历法既定,还需要举行颁历典礼。

这是不下于祭祀的大事,十分隆重。

威严的帝王颁下圣旨,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历法换了,以往的都要被扫进垃圾桶里去。在颁历典礼上,汉武帝也将自己的年号也从“元封”改为“太初”。元封七年,也就是太初元年!

在家的司马迁先是陷入到深深的恐惧之中,闹翻?他为什么会和陛下闹翻?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后又兴高采烈起来。

管它呢!能够参与到历法的制定当中去,那可是值得好好夸耀的一件事情。若是这历法能用上几百年,那么人们提起来都会说一嘴,这是司马迁制定的。

无上荣耀!

至于和陛下闹翻,那不是还没发生吗?以后避开就好了。倒是要感谢仙画,提起这件事,好让他警醒。在宫中,刘彻和落下闳也都很兴奋。

新历法!

落下闳道: 4;如今之历法的确已经用着已经不太准了,如果能修新历,那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刘彻眯起眼来,心不在焉的点点头。除了落下闳说的这个,他更在意的却是仙画中呈现出来的场面和隐喻。

秦始皇登基后,华夏全部改用颛顼历,而未来的自己则直接将年号改为太初,还举办了那么隆重的颁历典礼。

可见历法不仅仅是可用于实用,还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改正朔,易服色。

向民众表明本朝是受命于天……咳咳,这招目前已经不太好使了,汉武帝略有些遗憾。不过,没关系,即使少了这个,同样还是能将旧朝的影响全部抹去。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刘彻对未来自己做出的决定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