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九)(第2/4页)

【皮埃尔虽然是死于马车车祸,但在他死之前已经全身疼痛,合理推测那时候他已经受到了放射性元素的辐射伤害。】

【皮埃尔死后,他所在的巴黎大学开创性的将玛丽聘为教授,她也成为了当时大学中的首位女教授。】

玛丽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女儿,一边工作一边做实验。

工作环境依然不算太好,溶解矿石的体力活如今也只能她来做,搅动溶液的铁棍比她还高。但她坚持下来了。

【几年的时间里,她陆续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两种元素。一种元素是“钋”,玛丽以她的祖国波兰为其命名。另一种元素就是大名鼎鼎的“镭”。】

【这也让她获得了第二次诺贝尔奖,不过这次是化学奖。】

钋,化学符号Po,排在元素周期表第84位。

它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元素之一,也是最毒的物质之一。

镭,元素符号Ra,排在元素周期表第88位。镭具有极强的放射性,也是一类致癌物质。

【玛丽的死也正是因为她所发现的镭。】

两次诺贝尔奖!

仙画一直在提这个奖,而且语气之中很是看重这个奖项,所以就连一些百姓们也都记住这个奖的名字,知道它估计是很难拿的。

此时,忍不住惊叹道: “很厉害啊,拿了两次。”

这好像还是第一个掌两次的人呢。“还是个女人。”

无数女人仿佛自己获奖了,对着自己的亲人或夫君得意的道: “你看,人家拿了两次,可比之前的都厉害。

更有女人直接下定论: “所以我还是应该去外面做工,直接招护士你还不让我去。不行,下次要

是再招,我还是得去。

即使是对女人最苛刻

的酸儒,此时也不得不勉强夸一句: “倒是真的厉害。”

随即又道: “不过女人嘛,还是在家相夫教子的好。这些事情,如果换成个男人来做,肯定也能发明出来。

言语中的酸意连几里外的人都能闻得到。

因为看不太懂这些放射性啊,镭啊什么的,大家更关注的还是这些细节的东西。也有方士心有戚戚焉: “炼丹的材料的确是很贵啊。”

什么丹砂、汞,还有各种金属,都不是便宜货,所以才需要忽悠贵人们去买啊。而且还那么危险。

一时之间,对这位玛丽很是共情。

看她拿着那么长的铁棍搅动着金属溶液,想到自己平日里干的活儿,生出几分感慨: “这倒是和咱们平日做的事情差不多。看来这化学实验,也就是这么些手段。

只是她的步骤更加繁复,实验器具也更加的多。

想必在做实验之前,要想好自己想要得出什么结果,然后再反推来设计这些步骤。

一时间,大家对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倒是更深了一层。

……

【当时的人们,根本不懂得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可怕,在实验室里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防护的。据说玛丽很喜欢把镭随身携带,然后随时掌出来欣赏一番。】

镭放在玻璃容器里发着绿色的光芒,有一种神秘的美感。

玛丽将它拿起手里,细细的端详,这是她的成果,也是她的荣耀。

【由于长时间接触这些放射性物质,玛丽在67岁的时候因再生障碍性恶性贫血去世。】

【两三年前,诺贝尔奖委员会还对外界公布,他们检测了玛丽所留下来的笔记本,发现上面依然还遗留着极强的放射性,甚至要过1500年才能衰退。】

【可想而知,她所遭受的辐射有多么的巨大和可怕。】

【她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科学家,她们一家出了五个诺贝尔奖,她两次,皮埃尔一次,她的女儿和女婿各一次。可以说是诺奖最牛家庭。】

她的女儿伊雷娜在获得诺奖后接受采访:

“在我十四岁那一年,陪我母亲去领取诺贝尔奖项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将来应该和我的母亲一样,投身于科学,成

为一名科学家。

【现在很多人说女孩子学不好数理化,UP主只想回一句,啊呸!】

【回顾玛丽的一生,她其实并不是那种只限于待在实验室里的女人,反倒非常的彪悍。】【在一战的时候,她十分大胆的跑到了战场上。】1914年,德国入侵法国,步步逼近巴黎。

当时,玛丽正在她的实验室里面研究镭,因为战争,实验室被关停了。

她索性考取了汽车驾驶执照,将装有X射线的机器搬上了车,带上了自己的女儿赶赴前线。咔嚓一声,这位士兵的伤腿被照了下来。

X光射线将清楚的看到他伤腿中的弹片和骨折情况。

车外,无数的士兵正在排队。

玛丽所改装的“移动放射科”为超过一百万的受伤士兵提供了X光技术服务。

她和女儿还培训了一百五十位女性操作X射线机器,这些女性后来都成为了优秀的X光照射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