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五)(第4/4页)

【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之后认为这个实验有可能不是真的,或者,不是百分之百的真,里面有一些细节和实验时间都相当的模糊。】

【几毫安的电流就足以让人类的心脏停止跳动,这只需要五十万伏特的电压就可以达到。而闪电的电压是五十万的几十倍甚至是百倍!】

【如果真的是被雷电击中,即使是手上缠了丝绸,那也不可能只有小小的火花,绝对会当场殒命。】

恐怖的枝状闪电撕裂了夜幕,伴随着巨大的咔嚓声,照亮了整个夜空。它迅疾的向下劈来,点燃了高大的树木甚至是房屋。底下立刻变成了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火势熄灭后,原本高大的树木直接变成了黑炭,这就是闪电的威力。

【事实上,在富兰克林之后,有一个俄国的科学家就模拟了这个实验,结局就是当场死亡。救都救不回来的那种。】

【所以,现在有些历史学家比较倾向于当天他的风筝并没有被雷击中,他的实验对象也不是雷和闪电,而是云。】

【富兰克林只是证明了云层是带电的。】

【他认为电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元素或者是物质。当云层碰撞的时候,带电的粒子相互之间产生了反应,于是就有了闪电。】

【我们现在称这种带电的粒子为电荷。】

路小柒照样是用小段动画演示了一下云层产生闪电和雷声的原理。什么正电荷和负电荷相遇开始放电,电流让空气发热产生雷声等等。

【所以不管实验是真还是假,富兰克林在电磁学上依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避雷针也是他所发明出来的,现在依然在造福人类。】

雷电的确是吓人。

雷声轰鸣,闪电如同蛇一般在天空乱舞的时候,古人们甚至会觉得这是神对世人所降下的惩罚。“所以,根本没什么雷公电母嘛。”

“上次她就说了。”

有原本虔诚的信徒看着自己拜的神位,忽然闪过了一丝怀疑:既然没有神仙,也没有雷公电母,也不是什么天罚,那我为什么要拜这个东西?

而且,还花了这么多的金钱。

有什么用呢?

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虔诚,立刻在心中默念了一句“菩萨莫怪莫怪”。但心中的种子种下了,正在默默的蓄势,准备发芽。很难再被清除。至于那些达官显贵和皇族们,对避雷针燃起了兴趣。

这个好。

“咱们府上也得备一个才好,省得雷雨天老是不安心。”也有少数一些人开始对避雷针的

原理感兴趣,这些电为何被传导到地下就消失了?

【在富兰克林之后,一个叫伏特的人受到启发,发明出了一个类似于莱顿瓶但是用处比它要更大的东西。】

【它既可以储存电力,也可以运用里面的电力。】意大利科学家伏特正在做一个很新奇的实验。

他将一块薄锡片和一个银币分别贴在舌头的上下两端,然后拿一根金属导线连接它们。舌头开始出现了麻木的感觉。

伏特欣喜若狂: 这就是触电的感觉,导线中有电在流动。还有一嘴的咸味。啊呸呸呸。助手问: 为什么在口腔里可以实验成功?

伏特最终得出结论: “或许是因为口腔中有着某种酸性物质,或许我们可以用酸来试试。”

他们试验了多遍,最终确定稀酸是可以作为导体的。

他把几个盛有稀酸的杯子放在一起,每个杯子中装有一块锌和一块铜,将前一个杯子中的铜片和后一个杯子中的锌片用导线连接。

助手捏起导线的两端,身体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他欣喜不已: “真的有电流通过!”

伏特利用这个原理开始制造储电装置,一块铜板和一块锌板中间夹一块浸透了盐溶液的圆纸板,不断地堆叠上去,然后用金属导线连接。

当电路闭合的时候,电流产生了。

【这其实不就是电池吗?】

【不过在当时还没有电池这个词,这东西被叫做伏特电堆。】

【伏特电堆成为了电报机的主要动力来源。】

一位穿着蓬蓬裙的西方少女跑到邮局中: “我想发一封电报。”

电报员将她的内容通过电报机发出去: “已经发出去了。”

什么时候会收到回信?

如果他正好在电报局里,那马上就能收到,如果不在,可能一两天吧。

电报!

天幕前的帝王和朝臣们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这东西是他们想的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