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二)(第3/4页)

【他后来就成了大汉的财政官员。】

【桑弘羊接到任务后想啊想,要怎么才能给国库搂钱呢?】

【他想起了管仲的这个做法。】

【不过呢,和咱们现在的国企央企的形式不同,他主要是鼓励民间老百姓可以自行生产,然后朝廷按统一价购买,禁止私自出售。】

【想想也正常,毕竟那时候朝廷也没有企业,而且产盐的效率也很低。】

西汉各个郡县都有设盐肆。

每日都有人将自己煮好的盐挑到这里来卖,盐官和他手底下的人查看无误后就称重收下,钱货两讫。

卖盐的人出门后被旁边等候已久的人喊住,向他打听。

“我们也想要煮盐来卖,就是不知道这事情靠不靠谱,想要问问您。”

卖盐人见他们穿着破旧,脸上挂着忐忑而带着点谄媚的笑容,心中怜悯,知无不言:

“你们去盐官那里登记,可以领到工具。煮盐就是累,然后价格也不高,朝廷规定的统一价,而且煮好的盐只能卖到这里,不允许私自贩卖,否则就要被处以重刑。”

“他们这些盐官盐吏,虽然也有所克扣,但总的来说不敢做得太过。”

“利润虽微薄,但好歹有个进项不是?”

询问的人不停的弯腰:“多谢小哥。”

心中打定主意,等会儿就去找盐官也领一副工具。

【盐铁专卖的政策立刻给大汉的国库带来了巨额收入。打匈奴也不用担心没钱了。】

……

自盐铁专营提出来之后,汉朝往后的朝代基本都是这样操作的。

因此帝王和君主们很是感激管子和桑弘羊,想了个好办法呀!

明朝。

张居正感慨道:“世人皆道他为乱国酷吏,但我却认为他是兴利之臣。”

他的案头上常年摆着桑弘羊的《盐铁论》,每看一次,都能够有新的感悟。

张学颜是张居正的追随者,两人的观点自然相同。

他道:“可见即使过了几百年上千年,只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后世之人依然能给出公正的评价。”

张居正默然。

半晌之后才对张学颜道:“子愚,我们要做的事情和昔日桑弘羊何其相似,都要得罪一大批人。”

但变法革新,迫在眉睫。

张学颜站起身,深深的躬身到地:“大人,卑职早已做好准备,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愿随大人一起闯一闯。”

汉朝。

桑弘羊没想到自己还真的登上了仙画,一时之间眉开眼笑。

他的同僚们,落下弘、赵过、卫青、霍去病等等都被仙画提起过,没想到现在轮到了他自己。

这才能明白那种飘飘欲仙的感受。

周围的臣子们都上前来道贺,甚至连刘彻都高兴给他赏了金银。

“桑弘羊,你这次的确是做得极好!”

现在不仅是盐铁专营,海边的大盐场也进入到了正轨,这些都是桑弘羊的功劳。

刘彻很满意,又得意于自己的识人有方。

……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把铸币权收归国有。是的,那会儿的钱,和咱们现在不同,是个郡国甚至是地方豪强都能造,而且造出来的货币吧还轻重不同,各有规格,也是挺奇葩。】

【汉武帝刚上任,不,刚登基的时候就想拿这个开刀,搞了三种官方样式的货币。】

汉朝,一王爷府上。

管事手上托着一个漆盘,匆匆走向室内。

“王爷,这就是朝廷新出的钱样。”

托盘上摆放着三种不同的钱。

“最左边这个叫做皮币,据称是用上林苑的白鹿皮制成,用于诸侯王觐见陛下时的贺礼。”

“中间这个是三铢钱,半两钱取消了,现在改为这个。”

“还有这种,叫白金,是用少府库存的银和锡做成的,有几种面值……”

王爷揉了揉太阳穴:“怎么搞得这么麻烦!样式如此之多,”

管事介绍完之后问:“那咱们……”

王爷指了指白金:“咱们铸这个吧,价值更大。”

【汉武帝推出的这套币制成效很一般,品类复杂不利于平时使用,所以过了两三年后就□□横行。他没办法,就让桑弘羊开始打假。】

【桑弘羊作为咱们历史上数得着的经济学家,那还是有几把刷子的,立刻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还是豪强府上。

管事依然匆匆前来:“恩主,恩主,大事不好了。”

主家问:“出了何事,如此惊慌?”

“那桑弘羊建议陛下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不仅如此,郡国内的所有旧钱都要运到长安去销毁。以后,所有的钱都由上林苑的水衡都尉负责,统一铸五铢钱。”

“并且,所有的原料都不允许再私自持有!如有私铸,便是大罪!”

这里的原料指的是银、铜、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