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开荒150亩规划(第2/4页)

“我赢了。”

潘恒第一轮胜出,面上矜持不再,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战利品放入口中。

细碎的马蹄与浓郁桂花香结合,既有桂花馥郁的芳香,又保留了马蹄糕的清脆,爽滑可口,口感简直绝妙。

与桂花糕的松软相比,又是另一种享受。

糕点只有一块,潘恒可以说是细嚼慢咽地品尝。

越是细细品,越发能感受到糕点的细致与功夫到位,绝不是一般糕点师傅能做出来的味道。

“凉拌藕片20片,每人两片,剩下的还是一样,猜拳决定归属。”

潘恒今天运气非常好,两次都赢了。

他用筷子夹起一片白生生、厚薄均匀的藕片。

藕片切得很薄,展现出师傅良好的刀工,孔洞均匀、色泽白净如玉,没有普通莲藕的粗糙感,单从外表就能看出不俗。

一口咬下,莲藕的清香一下子散发出来,脆脆的,充满韧性,带着一点微酸的口感,十足地清爽。

哪怕以凉拌这种最简单的做法,都好吃到令人赞不绝口。

可惜只有三片,又那么薄,根本不过瘾。

潘恒遗憾地想,果然要单独吃一份才够,下次周末直接去店里吃最好。

助理们将茶点全部清扫一空,鲜美滋补的佛跳墙才被人端上正桌。

洛神桂花饮每人分到了一小杯,微红澄净的水色中漂浮着金色的桂花,闻着极为开胃。

洛神花,又名玫瑰茄,里面含味酸、维生素C、柠檬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胃消食、降血压、淡斑美容、活血补血等功效。

它的口感是偏酸中带一点甜,但与桂花的甜香中和、再加入少量的桂花蜜,那股酸味便被压了下去,变得酸甜开胃,香气淡雅。

女生会非常喜欢这种口感。

当然,他们这些大男人也喜欢,刚好消解佛跳墙浓汤带来的微腻感,于是全部喝光,一滴也不剩。

自从花间集开放特色茶点之后,200分茶点从第一天的下午15点售罄,到几天后的14点售罄……

现在基本中午12点左右便全部售光,点单区很快挂上售罄的牌子,让许多下午来的顾客咋舌。

这…卖得也太快了吧?

那可是200份茶点、不是20份,数量绝对不少。

很多小有名气的老字号一天都卖不出100份,双倍的数量、到这里居然没到中午就卖光了?!

还是在限制单人购买数量、暂未上线外卖的情况之下,不然会卖得更快。

叶晗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有些担心俞师傅会忙不过来。

好在,其中大部分都是预定后打包带走的顾客,直接在竹盒中放入半成品即可,大大减轻了俞师傅和两位徒弟的工作量。

做糕点赚得就是辛苦钱,每天早上3、4点天不亮起来忙活,有些糕点制作过程复杂,那真是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但是半成品就轻松多了。

少了糕点的蒸制过程,以及煮莲子、煮茶等过程,中途能节省不少时间。

外面有店员帮忙打包,还有两个徒弟在后厨打下手,使得俞师傅的工作轻松不少。

她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上一份工作是在比较偏僻的巷子里,老板不做宣传,靠着她和另一位师傅的手艺吸引回头客。

基本上只有老W市人知道这个地方,除此之外便是一些专门研究犄角旮旯美食的游客,靠着口口相传延续至今。

每天客户不多,只有十几位,不过单价很高,258元一份。

这么高的价格,必然要物有所值。

来这里的客户都是专门尝鲜的,套餐中包含10种不同样式的江南糕点,每个品类只有两块,全都是现做,来来回回实在太费功夫。

那时候,她一直从早上三四点忙到晚上,也没人帮衬着打下手。

中间确实有不少休息时间,但没法长时间休息,一有客户就得立马去做糕点,一刻也不得闲。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精力也越发不济,最终她离开了那个一干就是20多年的地方。

本以为会去冯老板的茶舍,没想到最后来到了花间集。

这里每天的套餐固定品类:两种糕点、一份凉菜/甜品,外加一份茶饮。

笼统只有四样,大部分是半成品,更方便。

弄好馅料一直不停做就行,量大,顾客一波一波的来,一旦循环起来就快了。

等到中午全部售罄,最忙的时候已经过去,下午正好能好好休息。

俞师傅觉得这里的环境真是不错,自从来到这里后每天的睡眠都很充足,精神状态比前几年还要好。

听着竹林的沙沙声、闻着竹香,不忙的时候去看看花草树木,心情都变得舒畅。

她觉得这里风景宜人,非常适合养老。

等她以后老了,就问问园长能不能在这儿租个房子,不比去养老院强多了,也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偶尔来这里看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