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销量统计与茶园(第3/4页)

闺蜜程梦婷知道叶晗和家里的关系,在她面前从来不提。

但这恰恰说明她内心是在意的。

倘若真的不在意,那么随便别人怎么说。

然而现在,叶晗杏眸弯起,闻着窗外飘散的阵阵竹香,心情豁然开朗,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她再也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

她有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植物园,还有那么多的员工,金钱方面也十分充裕。

她的人生价值和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再也不需要原生家庭的认可。

还有他的父亲,打电话过来张口闭口都是打听她背后的投资商是谁,希望她在中间牵线搭桥。

殊不知,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什么投资商。

叶晗觉得有点好笑。

反正她都说过了,既然不信那就自己去找吧。

系统:“宿主,相关信息已被屏蔽,无法探知。”

叶晗弯了弯杏眸:“我知道。”

但是她的父亲不会这样认为,只会觉得背后的投资人很神秘、很有实力,然后一直寻找下去。没准会把某个厉害的人物错认。

到时候应该挺有意思的。

不过这些都和她没关系,也懒得关注。

随着花间集发展得越来越好,员工的薪资待遇也跟着上涨,基本薪资都有了增加。

王洪年等人的基本月薪从4000元涨到了6000元,柳艺几位‘老员工’也是,其他福利另算,综合下来至少有七八千的收入。

王芸作为管理人员,月薪提高为15000元,与她之前的薪资相差无几。

而这里的环境明显更加轻松,离家也近,非常方便。

柳艺乐得喜不自胜。

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刚来4个月就涨薪,包吃包住不说,环境还那么好,简直太棒了吧。

最重要的是花间集不像其他公司有KPI和各种考核,这里的氛围十分轻松,大家没事在一起聊天、聚餐,就像大家庭一样热闹。

闲着没事就去看看花草树木,摸一摸天鹅,哇,生活太美好了。

她真的好喜欢这里。

员工的满意度高,会对工作愈发热情,效率也会有所提升;然后这种热情的态度会传给游客、传导给购买饮品的顾客,让他们的体验感良好。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叶晗账户中的钱充裕之后,对于茶园的建设便能够着手开展起来了。

茶树或许刚开始栽种成本较高,但一般的茶树有35年以上的树龄,栽种之后至少能采摘20多年的茶叶,一劳永逸。

这样看来,其实蛮划算的。

当然,影响茶叶的品质有很多,如土壤、气候、施肥、养护、采摘等等。

尤其是采茶,需要严格把握时间,紧急状态下必须在两三天内将全部茶尖采摘完毕,不然就过了节气。

采到的茶叶还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炒制、发酵(部分)等步骤才会成为平时喝的茶。

除了引进茶树苗之外,平时养护的人工成本和加工费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可以说投资绝对不低。

但与20多年的产茶量相比,利润自然远远高于成本,所以是暴利行业。

约好的当天,叶晗跟着冯老板去往他朋友的茶园。

一到地方,入目是漫山遍野的茶树,数量浓密、双行茶树中间有间距,一垄一垄的种植,从山下看去,一片翠色,像是一条条绿色的彩带覆盖在山头,十分齐整。

虽然不是产茶的季节,却能闻到一股清淡的茶香。

据冯老板说,周围全都是茶园,有几千亩。

他朋友承包了800多亩,选择的是土壤肥沃的地段,在附近有一定的名气。

本地人中懂行的都来找他买茶。

W市的所产的茶叫做‘东岭白茶’。

虽然及不上十大名茶的名头响亮,但W市的气候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茶园众多,茶叶品质高,本地人有一半人喝得都是这种茶。

同等价位的茶叶,比如500元/斤,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武夷山大红袍等名茶只能买到一、二级品质,但本地的‘东岭白茶’却能买到特级,甚至是雨前特级。

性价比很高,更适合大众群体。

东岭白茶虽然叫做白茶,但其实是绿茶,按照绿茶加工原理并根据东岭白茶自身的品质特性。

东岭白茶富含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在5——10.6%,高于普通绿茶3-4倍,多酚类少与其他的绿茶,所以滋味特别鲜爽,没有苦涩味,喝起来比绿茶多一分清甜,口感极好。①

目前茶园中种植的全是这种茶树。

叶晗引进的自然也是这种,到时候搭配做饮品,更具本地特色。

茶园老板姓龚,早就在这里等着今日的大客户。

看到叶晗的第一眼被她年龄和容貌所惊讶,幸好冯老板早就提过,面上没有表露出任何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