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牡丹品种与花王引进(第2/4页)

叶晗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牡丹。

它的株高达到近2米,冠幅高达5.4米,占据了近20平方的地域。

有十余个主枝干从地面伸出,每个主枝又分出几十个分枝,浓密的叶子覆盖了枝条,郁郁葱葱;看起来就像是几十株牡丹长在了一起,不断向外延展,达到了五六人合围的范围,极为繁茂。

杨主管示意叶晗来看叶子中长出的花芽,“这里、这里,每个分枝都有,去年开了182朵花,花瓣最大直径超过22公分。”

22公分!

饶是叶晗也不由得惊讶。

通常餐盘的直径约为20公分,也就是说,一朵牡丹花居然比整个盘子都要大,根本盛放不下。

好大。

杨主管给她看了照片。

傲然绽放的牡丹将整个画面占据,能看到外层舒展的花瓣和内部层层叠叠的碎瓣,层峦叠嶂,颜色为紫红色,大气雍容,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尽显华贵,确实没有任何花卉能比得上它。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叶晗在这一刻深刻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杨主管:“照片拍不出那种感觉,亲眼见到才震撼,去年花期每天都有市民排队前来参观。”

“前几年这棵牡丹花王有人出价50万,领导一口回绝,现在也不会卖,是我们这儿的‘镇园之宝’。”

叶晗看着这株巨大的牡丹树,表示能够理解。

从情感上而言,是传承了好几代人、精心培育出的百年花王,感情很深;同时也是培育中心的招牌,据说上过好几次本地电视台,去年还登上过热搜,绝对的明星花卉,给基地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

杨主管带着叶晗继续往前:“前面还有三棵百年的牡丹花王,均不对外出售。”

“左手边是一株80多年的牡丹花王,株高1.75米,冠幅4.2米,比前面的几株小一些,花色为粉紫色,相对比较淡雅,去年开花126朵。”

叶晗绕着这株大型牡丹走了一圈,查看它的花芽和新叶,然后询问价格。

杨主管:“30万,最低26万。”

价格的确很高。

一株牡丹的价格都能打造一整片桃花林了。

当初引进600余棵桃花树合计花费27万,其中还包含了运输费用。

当然,以叶晗目前的财力,对方抛出的价格自然承担的起,只是还需多做对比。

20多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叶晗看着眼前的这株大型牡丹,若是单看这株会觉得非常惊艳,但或许是刚看了几株雍容华贵的百年牡丹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杨主管见叶晗没有说话,立即笑着道:“不着急,咱们再往前看看。”

叶晗又陆续看了十几株30-50年的牡丹。

其中有一株长得特别旺盛,只比百年花王小一些,只是品种比较普通,为新品种培育田中的一棵。

原本一直不被关注,直到它于前两年开出100余朵花,被媒体曝光后才有了些许名气,在此之前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去年牡丹培育专家将这个品种正式命名为‘东海浪花’,因其花开时远看如层层海浪一般,故而得名。

杨主管:“它今年才38岁,谁也没想到它会长这么大。”

不过像这种后天努力的品种,在L市这种百年牡丹林立、名贵品种繁多的地方,实在算不上优秀。

若是放在W市,这么大株、开花超过100朵的牡丹绝对是顶级品种,引得游客蜂拥而至;然而在这里,在牡丹品种高达1100多个的L市,种类、花色数不胜数,对于牡丹的评判标准十分复杂,‘出身’更重要。

后面杂交的新品种与唐宋时期便开始培育的姚黄、魏紫等名品相比,‘名不正言不顺’,根本不在一个等级。

但叶晗很喜欢这株牡丹。

她看了杨主管给到的照片。

‘东海浪花’属于粉蓝色系,开花时粉色中带着一点很浅的蓝色,虽没有紫色贵重、红色艳丽,却清新飘逸,温柔优雅,满树盛放的样子令人心折。

在围绕着这株牡丹查看时,叶晗从口袋中摸出耳塞戴上,对它使用了金手指。

东海浪花的声音有些落寞:“我知道自己不是名贵品种,但还是希望被更多人看到。”

叶晗询问:“这株的价格是?”

杨主管:“前段时间有人出到7万的价格,最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来签合同,现在也是这个价。”

7万块,与刚才26万的牡丹花王相比便宜了三倍有余。

叶晗心中颇为满意,已经决定了要引进,面上却并未显露。

杨主管看着对方淡然的表情,有些拿不准她的意思。

她当然想要促成这个交易,一株大型牡丹抵得上几千棵花苗的价格,利润极高。

况且L市的各大牡丹培育基地、花卉市场竞争激烈,这位年轻的老板就算不在她这里购买,也能在其它地方买到合适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