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国家考察团(下)(第2/4页)

就像手机的使用,大部分人不会一出新款式马上更换,何况是价值百万的设备。

除非出现无法挽回的故障、折旧严重,否则不可能轻易更换。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一代产品无论从精度、操作性等方面均超过前者,不然更新换代的意义何在?

从这方面来看,花间集的设备,居然比国家实验室的型号都要先进!

!!

几名研究员倒吸一口凉气,被这个结论弄得心神俱震,半天都无法回神。

一个私人植物园,他们原本以为连专业的实验室都不会有;结果人家不仅有,还达到了国家级实验室的级别,并且所拥有的设备比国家实验室都要高端!

简直无法想象。

付庆元看着周围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和崭新的仪器设备,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心里交织,脸色难看。

花间集只有这几名科研人员,一套高端设备足够了,却有五套设备、500多平的标准实验室——

这是对资源的浪费。

然而这种想法不过是在掩盖他的内心的酸意和挫败。

付庆元自诩中科院的天才,毕业后历经千辛万苦才进入国家植物园,有幸跟在叶教授的身边做项目,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他非常自豪的一点。

对于花间集植物园,他承认在某些方面是很厉害,但再厉害也与国家植物园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然而,他以往的骄傲都在此刻被打破。

他自己都没有享受过如此优渥的工作条件,花间集的研究人员却轻而易举的享受到了!

不啻于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他脸上。

付庆元看着郁思明与叶教授交谈甚欢的模样,想起自己看到对方时,用一种略带轻蔑的姿态臆想他沦落私人植物园,一时间尴尬得想要钻入地缝,脸上也火辣辣的。

什么叫沦落?

在这样宽敞整洁的工作环境工作、随时使用高端的实验设备、还有各种珍贵的植物样本可供研究,是每个研究人员都向往的环境。

这叫沦落?

即使是他都没有这个待遇。

而且从这位师哥接待考察团来看,在研究团队地位非同一般,应该是项目负责人一类。

想到这里,付庆元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研究所人才济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带项目,可能几年、可能十几年、也可能根本没有位置。

这样一对比,那点优势荡然不存。

……

毕景辉站在一排排干净整洁实验台前,已经完全懵了。

他从来没想过花间集会花费巨大的成本、来搭建一个专业级别的实验室。

除了国家拨款,谁会舍得?

起码大几千万的资金,后续的保养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正因如此,他才会说刚刚那番话,就是料定了花间集没有自己的实验室!

即使有,也不可能符合高端实验室的标准,设备与展台陈旧、面积狭小,叶教授看了之后必然会皱眉,从而怀疑他们的科研水平。

然而现在——

毕景辉看着眼前一套套崭新的设备,中央的巨大屏幕和检索引擎,整洁的储物柜,内部的无菌操作间等数个房间,心里一阵咯噔。

完了,这里的实验室一看就比他们植物园要高出好几个等级!

无论是设备、配套设施、环境、整洁程度、区域规划等都不在一个水平。

的确如此。

市级植物园的实验室怎么可能比得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两者实在差得太远。

看着站在前方的叶教授眉宇间满意的模样,他懊悔不迭,恨不得返回去扇自己一巴掌。

他为什么要去故意暗示对方的实验室不行、设备不先进!

现在好了,结果恰恰相反,花间集彻底在叶教授这样的大佬面前挂了名。

不过……

毕景辉看着新得仿佛没用过几次的实验设备,心头仍抱有一丝侥幸。

看这个样子,实验室应该是这两三个月才建立的,毕竟花间集从去年才开园,到现在也就一年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取得什么像样的研究成果?

他想着昨天项目组长递交的兰科植物的培育资料,缓缓呼出一口气。

实验室便罢了,但在科研成果方面,他们不一定会输。

郁思明博士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为一行人介绍了整套的实验设备,果然均为最新型仪器,精度极高,得出的结果偏差度趋近于0。

而且设备十分齐全,几乎囊括了市面上的所有类型,即使叶教授都感叹花间集实验室的建造标准,说明对于科研非常重视。

作为一个自给自足,没有政府资金扶持的私人植物园,难能可贵。

叶教授对花间集的观感无疑又上了一个层次。

而他作为国家级考察团负责人,他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到地方相关部门的决策,为花间集带来更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