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植物园中的野生鸟类(上)(第3/4页)

它们头顶有一小撮白毛,又叫白头翁。

十几只落在低矮的树枝上,背部的羽毛为黄绿色,胸前灰白,体态优美,细细的爪爪在树枝上动来动去,伸着头好奇地看着他们。

等到拍摄的时候,它们叫了几声,很快飞入下方的灌木丛中。

白头鹎在W市不算少见,杂食,会吃农林中的害虫,属于益鸟。

叶晗正在继续观察,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鸣叫。

婉转悠扬,嗓音细细的,像是小小的歌唱家,还有其他鸟儿作回应。

其他人也听到了,不约而同地放轻了声音。

悦耳的鸟鸣声越发明显,一声鸣叫能拐好几个弯,曲调优美婉转,人类自愧不如。

众人逐渐找到声音的源头,在距离一定距离的时候停住脚步观察。

叶晗用望远镜在周围搜寻,在水杉附近的一小片芦苇丛中发现了几只胖嘟嘟的小鸟,正张着嘴巴鸣叫。

就是它们。

叶晗锁定目标,对准小鸟仔细观察。

可爱的小家伙和麻雀差不多大,体型较小,看着圆滚滚的。

最突出的是它的前胸有好几圈毛色艳丽的羽毛,最大的一圈是亮蓝色,周围还有橙红和黑褐色,像是挂了一条毛绒绒的彩色围脖。

它们非常欢快的在芦苇丛中跳来跳去,舒展着自己的歌喉,因为体重很轻,还在风的吹拂下在芦苇上荡秋千,活泼得很。

好可爱。

叶晗不禁露出笑容。

然而没过多久,它们好像发现了一行人的到来,迅速往林间深处躲了起来。

曹主任放下高倍数的单筒望远镜:“是蓝喉歌鸲(q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体型和麻雀相似,善于鸣叫与模仿。

生性隐怯,经常藏匿于低矮的灌木或芦苇丛中,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离开。”

这已经是第三次观测到保护动物了。

曹主任内心泛起波动,不过环视四周,看着两侧高大的水杉,澄净的湖面,以这片水上森林的环境来说不算稀奇。

蓝喉歌鸲的数量不好确认,目前观察到是4只,但其他区域的芦苇和草丛中肯定还有隐藏,这就需要观察员沿途多做细致的观察。

最好能用设备从高处探测,视野更加开阔。

想到这里,曹主任内心已经有了想法。

一行人坐上了竹筏,分成两艘,一前一后地穿梭于数排水杉林之间。

期间,叶晗又观测到斑鸠、棕头鸦雀、鸬鹚等常见鸟类,一只只都被养的羽毛油亮,体型比普通的大了一圈,可见伙食很好,也不怎么怕人。

鸬鹚作为中型游禽,十分不客气的停在竹筏前面,似乎借着人类的地方歇脚。

它的用尖嘴梳理了一下羽毛,似乎看到水里有鱼,歪了歪头,伸着脖子观察了几秒,继而猛地扎入水中、溅起一阵浪花,结果自然是成功了。

捕鱼高手可不是说说而已。

观察员看着自己拍到的录像有些发愣。

除了渔民驯养的鱼鹰,野生的鸬鹚一般不会靠近人,感到威胁时甚至还会攻击人类。

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实在少见,可以说是极为珍贵的一段视频资料。

也许在野生动物们看来,这片水上森林就是它们的地盘,人类只是误入的。

叶晗坐在竹筏中,看到了在几只栖息在石块和湖边树枝上的翠鸟,它们可谓是鸟界的颜值担当。

不大的一只,体长16公分左右,嘴巴尖尖的,羽毛艳丽有光泽,背部翠蓝色的羽毛非常漂亮,头部具有同色的斑点。

胸前是毛绒绒的黄褐色,喉部有一圈白色,黑豆眼十分可爱,又美又萌。

正是因为羽毛漂亮,古代才会用它来‘点翠’,如今已全面禁止这项残忍的工艺。

翠鸟都是独行侠,叶晗看到的几只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只有一对待在一起,看毛色应该是伴侣。

正观察着,一只翠鸟突然从树枝俯冲,整只都冲入了水中,溅起小片水花。

叶晗一眨眼的功夫,它已经飞回树枝上,尖尖的嘴巴叼着一只小鱼不断甩动。

好快!

叶晗第一次见到翠鸟捕猎,没想到小小的一只,居然这么厉害。

元主任在一旁介绍:“千万不要小看翠鸟,它可是个狠角色,捕鱼本领非凡,在水里也能看清猎物。

一些体型大的翠鸟甚至能捕捉蛇、小蜥蜴、老鼠等哺乳动物。”

原来是只小猛禽。

叶晗着实没想到。

她继续观察那只翠鸟,因为嘴巴尖细,它要把鱼的头部调整成正对着它的方向才能吞咽。

于是它连续甩了好几次头,终于将这条小鱼吞入腹中,美美的吃了一顿。

然而没过几秒,它又开始捕鱼。

没想到小小的一只,还挺能吃的。

……

没一会儿功夫,众人已经观测到了近二十种野生鸟类,其中不乏国家保护动物,种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