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热带雨林馆(上)(第2/4页)

两人回神后与其他的游客一起走入内部,精巧的设计和各种各样的多肉盆栽令他们连连赞叹,大饱眼福。

舒悦原本并未将玻璃花房纳入必须参观的范围。

毕竟与几个大热景点比起来,它当初激起的水花正在逐渐消散。

然而此时她才明白,花间集的任何一处景色都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每一处都值得好好观赏。

不然将是一场遗憾。

接下来去的珍奇植物馆自不必说,两人进入时排了15分钟的队。

它自从开馆已有一年,热度却从未降低。

馆内有形态各异的食虫植物,种类和数量均为国内TOP,还能看到它们捕食昆虫的场景,新奇感十足。

上过数次热搜的万维莎,正在合适的温度下袅袅绽放,罕见的鸳鸯双色在花间集这里却不算稀奇。

稀有兰花区。

引入种类越来越多,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连续增加了麻栗坡兜兰、杏黄兜兰、白旗兜兰、丽江杓兰……等二十多种兰花,每一种都十分珍贵。

除了正处于花期的达尔文兰、彗星兰等有着长长花距的兰花之外,舒悦等人还看到了木桩中新长出的、带有不同颜色和斑点的叶片。

由于刚移栽不久,兰草小小的一株,只有四五公分,很是可爱。

它们点缀在布满苔藓的粗大木桩表面,叶片伸展,正拼命吸收营养液。

等再过两三个月,这些稀有的兰花就会长大,有些发育良好的个体或许还能开出漂亮的花。

而最吸引游客的是前段时间改造的[兰花秘境],即热带植物移栽后搭建的新区域。

这里溪流环绕,蕨类植物和彩叶凤梨密集,白雾不时弥漫在周围,空气湿度高。

舒悦和男友踩上湿润的台阶,和游客们一起从秘境的中间穿过。

秘境的温度要比其他地方低一些,十几度左右,两边是浅浅的溪流,有细小的鱼苗和浮游生物在水中游动,自由惬意。

溪流外侧的土地透气性良好,遍布低矮的蕨类植物,同时在其中分布着上百株地生兜兰。

它们也是实验室培养的兰花幼苗,数量众多,感受着散射的阳光和弥漫的雾气,在阴湿的自然环境中肆意生长。

而再往前则是高达五六米的石灰岩和树皮有纵沟的阔叶树,表面质地粗糙,吸水性好、附着腐殖土,岩石和树木有细长的藤蔓缠绕,头顶偶有水珠滴落,宛如来到了野外环境。

岩壁上分布着大片大片的石斛兰,仰头看去,它们节状的肉质茎显露出来,叶片细长茂密,一株株相互连结,如爬山虎一般遮住了大半个岩壁。

它们的根须牢牢吸附住树皮纵沟和石壁裂缝,气生根则贪婪地攫取着空气中的水分,看起来十分鲜活,长势极好。

除此之外,还有大片的独蒜兰和其他附生兰花。

虽然均未开放,但眼前原生态的环境依然让舒悦等人张大了嘴巴。

这就是…兰花在野外的生长环境吗?

他们从未见到这样的布置。

他们平时看到的大多是盆栽兰花,茎秆细长,清丽高雅,凸显单株的美丽。

国际兰花展、国内兰花展也都是盆栽展示。

而这里就像是兰花的王国,成片成片的兰草长在山谷与岩壁之上,视觉效果震撼。

白茫茫的雾气自顶部喷薄,带着阵阵凉意笼罩住攀附在岩壁上的植物,又逐渐下潜,在他们周围如轻烟般散开,周而复始。

整个秘境变得白雾缭绕,朦朦胧胧,宛如仙境。

好美。

好有意境。

舒悦仰头环顾着四周,在内心不断感叹,再一次大开眼界。

如今是冬季,石斛兰等兰花刚开始低温春化。

等到3月份的花期到来,这里将是真正的兰花秘境,届时会为游客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从珍奇植物馆出来,两人已觉得不虚此行。

来花间集真是来对了!这趟很值。

在其他植物园绝对不会有如此美妙的体验。

方正浩本来对森林公园、植物园、园林之类的景区无感,如今也感受到了花间集独有的魅力。

前面就是新开的热带雨林馆。

不出所料又要排队,而且人数比前一个展馆更多。

方正浩看了一眼手机,快11点了,好快。

他们8点40到,排了将近50分钟的队,刚才又排了十几分钟,加起来一个小时。

不得不说,排队让人烦躁,尤其是连续的排队。

这次看人数至少25分钟以上。

方正浩:“要不要换个景点?S市的植物园也有热带雨林馆,咱们都去过两次了。”

S市植物园作为知名4A级景区,地理位置优渥、资金充裕,修建的展览温室不亚于花间集。

他们既然去过,不如可以节省时间先去其他景点。

舒悦:“我看过攻略,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