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旅游团与梅园(第3/4页)

1月底,花间集相关路线的销量已经超越原本的旅游线路,荣登榜首,不用推荐就在醒目的位置。

而且精品团太赚了,其他旅游公司都开始眼红。

于是也跟着上线和花间集有关的旅游线路,不仅是J省,从全国各地出发的游客都有涉及。

一辆辆大巴车停靠在停车场,蔚为壮观。

叶晗让王芸分析目前的游客组成,及时进行调整。

普通年卡用户看到排队情况后,一部分选择不在假期凑热闹;尊享VIP用户可提前入场,影响不大。

除此之外,花间集平时的周末本地游客居多;如今随着名气大增和旅游团的来访,外地游客的人数在飞快增长。

本地游客随时都能来花间集,没必要赶在拥挤的假期;但外地游客多为‘一次性旅游’,消费能力大幅提升。

很明显的一点,周边产品的营业额上升了3成不止,尤其是挂件一类,已经成为花间集的特色纪念品。

叶晗调整了团购通道、停车场的分布、观光车的次序…并安排单独的售票员检验团票,引导入场等等,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带来良好的体验。

今年寒假的热度超出以往,也是一场变革。

在本地游客、散客之外,增加了团体旅游的形式,渠道更广。

有了旅行社的帮助,以后花间集即使沉淀下来,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客源,更添一重保障。

1月底,寒流刮过,天气骤冷,W市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周六,姚冰和谭双双趁着冰雪未化的时候,准备来梅园看雪中红梅。

W市属于南方,很少见到鹅毛大雪,往往一边下一边就化了,或者是雨夹雪,落地的时候变成了雨水。

然而这次不一样。

昨天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气温跟着降了五六度,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丝毫没有融化的迹象。

这样少见的场景让两人兴奋不已。

只是,天气可真冷啊。

两人从车上下来,鼻间呼出阵阵白雾,一边打着寒颤一边往前走。

今天的温度是-3℃到-8℃,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

厚厚的羽绒服无法阻挡严寒,刺骨地寒风吹得头皮生冷,姚冰急忙戴上帽子,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由于来得早加上阴天,天气昏暗,游客稀少,整个植物园显得分外寂静,多了几分萧索的味道。

两人心里有点后悔。

“我们是不是来得太早了?还不到8点。”

“确实有点早,没看到几个人。”谭双双环顾四周:“不到开园时间,人少也正常。”

“好冷啊。”姚冰跺了跺雪地靴,觉得脚几乎冻得失去了知觉。

两人进入帐篷,立刻感受到一股暖意。见没有什么人,在里面待了十几分钟才离开。

进入花间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刮过的寒风似乎变小了。

没有寒风的侵蚀,冷意顿时散去了许多。

‘可能是围墙和树木的遮挡作用吧。’姚冰在心里想。

道路上的积雪打扫得很干净,两侧的草木下方却堆了一层。

树枝上的雪压在枝头,从中间冒出凹凸不平的枝干,银装素裹,厚重的一直沿着道路蔓延,天地间唯余纯白。

好美。

尤其是松树,枝干被冰雪笼罩,像是堆满了积雪的巨大圣诞树。

由上到下,随着层层枝条覆盖了一层又一层,风雪中透着苍翠,造型优美,引人瞩目。

两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花间集,不由得拍了好多照片。

天色渐渐明亮了一些,两人坐上观光车来到梅园,同行的有四五人,看来并非没有游客。

到达目的地时,姚冰从半圆形的拱门中看到了落雪红梅,顿时眼前一亮。

伴着悠远的古琴声,她们从古朴院门进入梅园。

不知道是哪里不同,但心境似乎变得不一样了,在古典的韵味中沉淀下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径,梅花林中假山林立,顶部落满了雪,地面白茫茫的一片。

周围白色、粉色、红色的梅花开满枝头,有些正处于盛放姿态,花蕊伸展;有些仍是小而圆的花苞,小巧可爱。

粗壮的树干盘曲,上方分枝众多,密密麻麻。

雪压梅枝,在银色的世界里透出一抹独有的色彩,在万物凋零的冬日傲然绽放,孤高清冷,美不胜收。

姚冰内心颇为激动,环顾四周,仿佛连寒冷都感受不到。

心心念念的雪中梅园,终于见到了!

和她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姚冰和谭双双沿着的小径往前,仰头看着其中一棵开得正好的红梅,不由得走上前去。

靴子踩在积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红梅的枝条遮住了头顶的视线,她抬手碰了碰下方的几根梅枝,堆积的积雪从枝头扑簌簌地落下,一抹沁凉沿着指尖传入四肢百骸,触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