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荒山造林与规划(第2/3页)

一个月的时间,经过各方面的对比,招标结果已出。

在激烈的角逐下,本地树种的招标由临市园艺公司取得。

其中包括常绿阔叶、落叶乔木,针叶树、灌木等合计97种,优质树苗34000余棵,胸径超过15公分的成品树4500余棵。

最终成交价490万,包含树种搭配明细以及运输栽种费用。

槭树的招标同样是J省的苗圃。

包括鸡爪槭、R国红枫等昂贵树种,优质树苗62000余棵。

最终成交价560万,含运输栽种费用。

合计1050万,比叶晗预估的1200万至少节省了一百多万。

10万余棵树木,运输和人工成本也十分可观。

好在树苗不像大树一样,它们扎根较浅,可分批运输。

移栽时也不用绑定大土坨,直接用植树机栽种即可,大大节省了人工。

不然这么多树苗,不知道要栽种多久。

而成品树的移栽利用的是挖掘机、推土机、吊车等大型机械,要保证根系的完整,人工依然占很大一部分。

还要做坑洞大小、位置的规划。

数量如此庞大的树木分批运至花间集,外加移栽定植,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

叶晗签好合同,让王洪年和刘玉芬分别带领一队人员前去跟进,时刻汇报进度。

预计在3.12植树节前夕,将大部分树苗运送至花间集。

今年,她打算在植树节前后3.12-3.15日,开展千人植树活动。

活动申请已提交至林业部及公安厅备案,到时候会有民警出面维持秩序。

相关部门对此表示支持。

虽然是花间集植物园自己举办的活动,但其开垦荒山的行为本身便是开荒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的举措,意义重大。

而号召大家于植树节植树,能够提高民众维护环境和生态的意识。

这样的行为当然要加大支持。

当地电视台和媒体得知消息后,已经提前预留好了档期,等日期到来准时过去采访。

而叶晗也要尽快完成第一个山头的开荒规划。

她看向光屏面板,继一系列的系统升级和花卉种子兑换后,如今的积分变为:2486。

上次阶段性任务的奖励,还剩下W04的一次使用次数。

她又花150积分兑换了一次,积分变为2336。

消耗得非常快。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1500积分便用完了。

不过这次引入了大量本地植物,月底将引入珙桐、红豆杉属植物等一级濒危树种,相信积分可以持续增长下去。

救助古树的行动也要继续。

等到Y省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到来,她准备在交易界面兑换一些稀有兰花的幼苗,与样本一起放入实验室。

毕竟野生的样本极为稀少。

比如彩云兜兰,全国拢共才几百株,分散在不同的地区,无较大族群。

在不影响其生长的情况下采集,能取得四五株兰花的部分样本就不错了。

这也是濒危植物难以救治的原因。

野生植株太少,连采集都要小心翼翼。

万一分株或扦插枝条的时候,降低了母本的生命力,那离灭绝又近了一步。

仅靠提供的样本,一点点的扩张,要培育很多代才能有成果。

兰花一般培育3-5年才会开花,开花才能授粉,授粉才有种子。

时间成本极高。

怪不得有性生殖要给组织培养让步,后者只要有母本,便可‘克隆’成千上万的种苗,无周期限制。

为了加快进程,在交易界面兑换是最好的方法。

即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又能批量培育。

在植物营养液的灌溉下,一年就能有成果。

叶晗点击第一个山头的立体扫描图。

总面积423.8亩,高度261.5米,预计植被覆盖率90%,空余面积42.4亩。

山体根据引入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自动规划了分布区域,留出盘山步道的空间。

盘山石阶全长约6.6公里,从山底直达山顶,蜿蜒曲折。

途中有几处凉亭和空地可供休息,也能尽情打卡拍照,欣赏周围的景色。

除了这些基本设施之外,还剩下十几亩的区域未规划。

叶晗开始在脑海中构想。

先是一开始的入口,游客从即将开放的3号口入园,或从茶园的外侧绕过,来到荒山所在区域。

刚进入是一片长约百米的竹林,中间道路宽阔,坡度平缓。

前方是山门。

三层台阶上方,石柱构成的‘天门’,巍峨霸气,牌匾篆刻着山的名称。

山的名称…叶晗想了想,就叫[祈山]吧,为自己祈福的意思。

且朗朗上口。

定完又觉得有点好笑,因为山里根本没有寺庙。

寺庙是大多数山峰的标配,有些是历史文化遗迹,有些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神拜佛的心理。

不过,植物园内就没必要建寺庙了,保持原生态的森林面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