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餐厅爆火与合作(第2/4页)

除了大厅的2-6人餐位,王莲餐厅还设置了4个包厢,靠窗2个,内桌2个,保底消费500元/人。

加上有8%的顾客对品质要求较高,会点一些像帝王蟹三吃、雪花牛排、M9和牛、带有黑松露和鱼仔酱的餐品,配上高品质的红酒,人均超过1000元。

综合算下来,单日营业额高达70.4万。

其中食材成本较高,用的全是新鲜且品质较高的食材,约占营业额的30%;人工占6%,加上水电燃气、设备维护、赠送小礼品等费用,净利润在61%左右。

去掉团购APP的扣点,利润为56%。

这一利润比一般的餐饮店高太多,因为没有房租、物业费等成本。

这部分的花费是大头,人流量大的位置意味着租金高,通常占据营业额的15-20%。

除此之外,机器人代替了至少一半的人工,大大节约了成本,使得利润率十分可观。

叶晗算了一下,一天的盈利高达39.4万!

按照这个数据,即使中途有一定的波动,单月的盈利也可以破千万,一年就是1.2亿的利润!

她被这个数字惊到了。

果然,正规的餐厅比饮品店、餐饮吧的收益要高出数倍。

当然,这也与王莲餐厅的独特性和庞大的规模分不开。

一天接待2000位顾客,放在哪里都是傲视群雄的存在。

大多数餐厅中午和晚上开放,过了饭点就没什么人了,而花间集则是全天爆满,座无虚席。

规模也远超普通的餐厅。

今天的开业圆满完成!

叶晗在闭园后和厨师们一起举杯,庆祝开业的顺利,并和小机器人们拍了合影。

她相信,以王莲餐厅带给游客独一无二的体验,一定会保持住如今的热度。

再过几天春茶上市,菜品又有了新素材。

高端客户也能享受到市场上买不到的贡品级茶叶,格调再上一层。

与此同时,按照叶晗的要求,王莲餐厅从下一月起,每月都会对菜单加以优化,持续推出创新菜。

并在团购APP上线更多套餐,方便游客进行选择。

从今以后,王莲餐厅的菜品会越来越丰富,成为W市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餐厅。

接下来的几天,热度持续发酵。

拥有千万粉丝的某知名美食博主,带着摄影师和助理前来探店。

三人不仅点了套餐,还点了几道价格较高的招牌菜,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享受机器人的服务,于高空俯瞰美景。

博主本人对餐厅的评价非常高。

剪辑播出之后,立刻爆了。

超高速电梯、机器人智能化的服务和环境被展示在众人面前,宛如科幻大片。

视频在短短几天内播放量超过500万,也让王莲餐厅的大名被更多人所熟知。

不少外地游客专门自驾前来,开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只为了体验一次。

还有某网红和助理过来打卡,单人消费高达10000+,引发各种议论;某商务人士在此处接待外国友人,对方满脸惊叹,感慨华国的黑科技。

柳艺在YouTub上发布的机器人给客人倒果汁、做出不同表情、灵活对话的视频,热度非常高,引发了国外极大的关注度。

但留言中大多数人都感到不可置信。

“机器人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

“博主一定是做的模型。”

“人工智能替代人工?Nonono,现在做不到。”

“我看过你们华国的炒菜机器人,那不是机器人,只是加工机器。

还有炸薯条的机器人,用机械臂将薯条倒入铁丝网里炸,可那些都是半成品,非常简单的操作。”

“楼上,可惜这么简单的机器人,你们国家没有(抠鼻.jpg)”

“又看了一遍,太恐怖了,比我自己还要智能…?”

“外型蛮可爱的,要是做成模型我会买。”

“花间集,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等等——我买过它的挂件,就在我手机上挂着。”

“oh,是那个出拼图模型的店铺!它家出的模型简直太棒了,我很满意。”

“我专门咨询了科技领域的大佬。

机器人表情变化早已实现,有的机器人甚至能做出十几种表情。倒果汁的难度极高,会用到手部关节的灵活度、以及操控完成指令的智能系统,目前无法做到,是最难的。

至于灵活对话,同样是一大难点。

其对于外界的感知、语言的分析,信息处理能力都要达到较高水平,但并非无法实现。”

……

在博主和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中,王莲餐厅的名气不仅在旅游体验的人群中传开,还引起了众多科普类账号和国内外科技大佬的注意。

某科技UP主就专门出过一期视频,讨论花间集的机器人到底智能到何种程度。

从机械手的使用、道路无障碍穿行,到接收语言、处理信息、完成实时反馈的智能对话系统,再到协调整个身体的强大的‘大脑’-中央驱动控制中心……一一与当前最高技术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