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树杜鹃与爆火的节奏(第3/4页)

周静和卢雨燕立刻把目光投射过去。

“唉,超支了,刚回来的时候车里没几个人,我就想着去旁边的周边店铺看看。不看不要紧,花了我6000多。”

“没事,我和我儿子花了一万多。

小孩子非要那个拼图套盒和机器人,不好拿,让店员帮忙寄回家了。”

“嗐,我女儿也是。说他们班里有同学买了机器人,羡慕得不行。行叭,好不容易来一次,买就买了。”

又叮嘱小女孩:“以后要好好做作业,做完了才能玩,知道吗?”

小女孩乖乖点头:“知道。”

“我听说他们家茶点好吃,专门提前预定去拿的,看包装很高档。”

正聊着,又有一波人上来。

“饿死我了,买了根纯肉烤肠和冰淇淋,一共才花了11块钱。景区里这个价格算是很良心的。”

“看到了王莲空中餐厅,99米高的建筑实在震撼。彭导,咱们晚饭不能去那里吃吗?”

“对啊,多交点钱也行,听说全机器人服务。”

“没错。都来到这里了,不体验一次多遗憾。”

“在网上刷到好多次,一直想去。”

这个提议一下子把众人的情绪点燃,可见王莲餐厅有多么受欢迎。

导游彭梅打开麦克风:“我跟大家解释一下,咱们所有的旅游团都是不含王莲餐厅的。

首先,王莲餐厅晚上6点之后不接待游客。

其次,餐厅的订位太火爆,提起一周都不一定能预约到,尤其是靠窗的位置。

大家想在王莲餐厅用餐,建议至少提前一周去小程序预约,人均消费240元左右。”

在各种讨论声中,导游确认好人数,准备发车。

周静和卢雪燕从窗户看着越来越远的植物园,决定有时间一定要再来一次。

科普馆、玻璃花房、禽鸟馆、蔷薇园……王莲餐厅,花间集的特色景点太多,一次怎么够。

在高山杜鹃到达花期之后,柳艺最近忙着和团队一起拍摄、剪辑视频。

随着宣传部门人员的扩增,相关的拍摄设备也跟着提升。

超高速摄像机、红外摄像机、价格昂贵的单反镜头、无人机拍摄等等,配合监控系统的动态捕捉,导致每次拍出的视频质量极高,每一帧均为超高清4K画面,足以拍纪录片。

同时积累了无数的素材,监控系统时刻都在运转、多角度、多机位无死角拍摄,对于科研人员研究植物的习性做出了重大贡献。

得到通过后,柳艺点开某短视频APP,准备上传拍摄的视频。

花间集视频号的粉丝比公众号更多,超过1000万,发布了近200个作品,点赞数破1.3亿。

刚开始只有十几万,从去年开始,平均播放量超过50万,今年平均在100万以上。

不过视频时长多是60秒或者更长的时间。

15秒无法完整的呈现,叶晗要的是质量,不单单是播放量。

反正会有其他博主宣传。

柳艺将标题为 #高山云雾中的精灵——高山杜鹃# 的视频传输完毕,深吸一口气,强忍住没去刷新。

等明天再看吧。

毕竟上周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阅读量不高,各大平台的宣传力度也不如之前。

刷来刷去只会徒增焦虑,柳艺这样想着,关掉了手机。

流量总是扎堆的,一个热点来了,所有人都去蹭,自然会忽视其他。

现在王莲餐厅火得要命,博主们一个个地挖空心思、想着怎么才能再挖掘一些爆点出来。

这是当前的流量密码,随便发发视频都有上千个点赞,讨论度居高不下。

对于博主们来说,流量就是金钱,当然哪里有流量就去哪里。

而高山杜鹃,相对来说就比较冷了。

不是没有热度,游客、摄影师、一些博主也分享过,只是和铺天盖地的宣传、各路媒体报道、搜索量过亿、频繁刷屏等效果比起来,差距悬殊。

柳艺第二天早上看了一下,大半天过去20万出头的播放量,心里咯噔一下。

不过评论区十分热切,都在夸赞景色绝美,好多人在问地点。

等到下午闭馆的时候,视频突然爆了,并且是和另一个视频一起爆的。

那是一个不算知名的摄影师的账号,对方站在王莲观景台上拍摄了远处的杜鹃园。

高清镜头下,漫山遍野的繁花盛开,好似瑰丽的彩带一直向内延伸,层层覆盖。

在晚霞的衬托下交相辉映,天上与人间好似连成一片,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美不胜收。

评论区有人看出,是在王莲餐厅的观景台拍的,更是引爆了视频。

也炸出了大批同样欣赏过这一景色的游客。

摄影师拍的是远景,柳艺则是利用无人机拍摄的近景。

搭载着动态镜头的无人机,以较低的速度沿着栈道周围掠过。

贴近时,一簇簇硕大的伞状花冠,沾染着露珠的花瓣,清透的质感,下垂的厚重叶片,无比清晰地展示在镜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