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楚沁捉贼(第3/6页)

因为八月炸难采,楚沁用了十分钟才把树上成熟的八月炸摘完。

“整整十五个呢。”楚沁嘀咕。

许久没走这条路,楚沁放慢速度,行走时都在观察周边情况。

于是等到达清泉峰时,已经下午两点半。

猕猴桃果然已经成熟!

这猕猴桃不大,最大的只有四分之一的拳头大,比蒜头还要小些。

但是确实够甜,甚至甜得有些腻。

这一整棵藤上都结满猕猴桃,粗粗估算,背上的背篓都装不下。

楚沁兴高采烈,先站在山坡上,拉着枝条就开始采摘。

摘完一圈,又拉出另一根枝条。

摘到最后她的背篓果然装不下了,楚沁只好放在背包空间里。

等会儿还得去看看板栗呢,还好今天把三个背包都空了出来。

板栗也是在这个时候成熟。

有些板栗在成熟时会掉在树下,带着厚厚的刺,得把外壳给去了,才能露出里头的板栗来。

但也不一定,所以来到板栗树前时要先摇晃摇晃。

楚沁带着草帽,摇晃过程中也不怕板栗掉下来砸到她。

最后牢固的就得爬到树上摘采了,这棵树结了不少板栗,楚沁采完后在试探着往里圈走段路,竟然还发现一棵板栗树。

咋办?只能采了呗。

板栗也算粮食了,能填饱肚子的,不采白不采。

采完这些,天色渐渐暗沉。

楚沁不敢在清泉峰多待,她步履匆匆往山下走,离开时甚至听到了狼哮声。

只是在她不晓得的时候,她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门锁了?”

山坡上,有人悄悄爬上去,小心翼翼地观察。

周聪点点头,不敢伸直腰,把身形藏匿在草丛中。

他回到周明身边道:“门锁了,应该是已经去静水庄了。”

周明松口气道:“那就好,咱们等天暗些再来,到时候我去村口盯着。”

周聪点点头,两人悄悄离开。

而半小时后,楚沁悄悄回来。

她每次上山,回来时都是静悄悄的,不爱引人注意。

如今村里也就楚小叔楚婶儿,以及河对岸的黄豆子晓得她经常跑到山上去。

回到家,将近傍晚五点钟。

“肯定有50斤。”楚沁把背包空间里的板栗给倒在堂屋里,又拖到院子中。

她戴上厚实的手套,又拿出竹钳,然后坐在矮板凳上把板栗从刺壳中取出来。

板栗若是保存妥当,能保存的比较久,四五个月都有可能。

楚沁花费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把这些板栗全部从壳里取出来,又拿去称,果真有56斤。

这些板栗放在簸箕中晾着,晾个三四天,等水分晾得差不多时再把板栗装起来,挂在阴凉的地方就行。

要不然就放在缸里,缸里铺松针,但想想还是算了,楚沁没有多余的缸。

天色渐晚,太阳西沉。

村里今日格外安静,想去看电影的都已经去了,楚沁猜想今日的扬子沟会很热闹,这么多村的人聚集起来,坐在后排的怕是都看不到电影。

但现在的人容易满足,即使看不到画面,听听声音也是好的。

说到声音,楚沁心里边想起前段时间忽然起的一个念头——买收音机。

当然了,不是现在买。

哪天她有钱了,翻新了房屋,买了自行车后,若还有余钱就买。

楚沁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

说这些还太远,连村支书家都没收音机,甚至乡里也没听到谁家有。

采了板栗,今晚就吃板栗。

板栗也不能吃多,楚沁没有选择煮,而是准备烤。她也不烤太多,想吃明天可以再煮再烤,新鲜的总比过夜的好吃。

因为只烤半斤,她没放在灶炉里烤。而是把炭盆搬出来,丢点炭进去,慢慢点燃炭火,再把板栗划十字,扔到火盆去。

中午吃的地瓜还有剩,汤也有,不要再额外做什么饭菜了。

百米外。

周明随意一瞥,嗯,楚沁家烟囱上并没有升起袅袅炊烟。

两人彻底放心了,可见楚沁还没回来,说不准在人家小舅那里过夜也有可能。

舅舅家嘛,很正常。

夜晚七点来临,此时正是电影放映到中途的时候。

乡里的大田野上聚集着无数多的人,密密麻麻的,万头攒动。

电影就放映在白布上,白布也不大,后头的人压根看不见,甚至更听不到。

可那灯光就是喜人,加上周围如此多的人,看不看电影也就无所谓了。

楚婶儿在这里遇见了刘芝,挤过人群凑到她身边问:“她舅母,楚沁回家了么?”

刘芝转头,惊讶道:“楚沁?”

楚婶儿点点头:“我担心她还没回家呢,她是啥时候动身的?”

刘芝忙说:“小沁没去我家。”

楚婶儿惊了:“她说要去你家一趟呢,说是找她小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