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姨夜谈(第2/4页)

倒不是她封建,杨大姨自认为自己挺开明的,都能去妇女工作组工作了。

她担忧的点在于楚沁没爹没妈,还没个同母同父的兄弟姐妹。金金和金玉虽然是自己养着,现在看着都是好孩子,但兄弟姐妹之间,以后如何还未可知呢。

就像是自家弟弟小兴和继母前头的孩子,和陌生人没啥区别。

而小兴和自己关系还行,根本原因还是他小时候自己对他不错,有在一起生活过,等大了自己有本事,能帮他些忙……兄弟姐妹嘛,纯亲情的真比较少,亲情和利益相互掺杂才是常态,杨大姨看得很开。

所以在杨大姨看来,楚沁不结婚年轻时是可以自己生活,但老了咋办?

她能耐住孤零零的日子,却耐不住生老病死躺在床上无人照顾的日子。

白兰脾气不合自己的口味,但她在媒婆这个领域深耕多年,更有一番经验在的,杨大姨比较放心。

两人又聊了几句,关系微微破冰,等到月亮隐藏于云层之中,时间来到十一点时两人才结束这场对话。

杨大姨回到堂屋,把包裹拆开。

她看着包裹里的物资,嘴角微微上扬,接着又叹气嘀咕:“小姑娘家家,手太松了,过日子就是没点成算。”

而没成算的楚沁此刻也没睡,她正激动着呢。

今日傍晚五点,天渐渐黑暗时楚沁和张飞燕才动身回家。

没办法,两人都属于比较贪婪的人。

这个水潭里的傻鱼多,它们也许是都没有吃过什么好货,楚沁制作的这些鱼饵把它们迷得死死的,于是她们达成几乎每半小时就获得一条鱼的成就。

几个小时下来,她们总共得到七条鱼。

因为渔网派不上用场,捕捉到的鱼不多,就没按照原本的规定来分。

最后楚沁获得四条,而张飞燕获得三条。

回到家后楚沁虽说有些气闷,毕竟最有用的渔网并没有派上用场,但她善于调节心情,没过多久就又乐呵起来。

渔网没用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照样得到四条鱼,四条鱼已经不少了,其中两条足有三斤多重,一条一斤多,最后一条一斤左右,这够她吃好多盆酸菜鱼的了。

楚沁兴冲冲地把鱼放在水缸里,一直在观察它们,不晓得明日会咋样,反正直至现在那几条鱼都没死。

她决定往后几天只要没事儿干就去谭边蹲守着,还得带上鱼竿!争取在水潭冰封前得到足够多的鱼。

隔日,楚沁出门时冷气扑面而来。

她“嘶”了声,转身进屋把薄棉袄脱了,换上厚重的棉袄。

这件棉袄又厚又长,长度达到膝盖,可谓是保暖神器。

当然,壁炉也要点起来。

楚沁早已把砍好的柴放在壁炉边,这会儿就是见证奇迹的一刻。

柴火放入壁炉中,用松明当引燃物。

渐渐地,随着松明的燃烧,柴火也开始燃烧,只见产生的黑烟幽幽飘入壁炉上方的通烟管道,然后通过烟囱飘散在后院中。

楚沁大喜!这就是彻底成功了,她高兴得忍不住直跺脚。

壁炉中的柴火越烧越旺,楚沁又添了几根进去,瞧着柴火燃烧的速度,楚沁觉着自己有必要再多砍些木柴来。

随着火烧得旺,卧室里的温度渐渐升高,如果此时卧室里有温度计,必定能看到温度计的红色液体节节攀升。

楚沁的体感从寒冷,到有点冷,再到温暖如春,只用了不到半小时。

她感慨:真好啊,还是壁炉好用。

就算是坐到床上,也能感觉到热度,壁炉里的热源不间断地传送过来,可以想象她今天晚上睡觉时会有多舒服。

因为点壁炉了,楚沁难得在家消磨一个上午,早把昨天晚上的雄心壮志抛诸脑后,鱼不鱼的完全想不起来了。

卧室就是她的温柔乡,不想离开。

有壁炉在,很多事就方便了。

比方说她可以把要喝的水和吃完有剩的饭菜放到壁炉台面上,这样水是温的,而饭菜也冷不到哪里去。

其次还能随时扔几个地瓜板栗到壁炉中,烤熟后用铁钳夹出来便能吃。

小白同样很欢喜。

冬日里它本就喜欢呆在卧室,等她把壁炉点起来后小白更是不离开了,只趴在壁炉边,特别惬意地睡觉。

这日子,反正比楚沁过得舒服多了。

到了午后,楚沁还是去水潭。

她在上午时用竹竿和尼龙线做了根鱼竿,现在就想去试试。

竹竿来自菜园附近的小竹林,而尼龙线则来自尼龙手套。

这尼龙手套还是那段时间干活干得狠,杨小舅知道后送给她的呢,楚沁拆两根线下来也没什么妨碍。

收拾完东西,楚沁朝着水潭方向骑行去。

至于张飞燕去不去?

楚沁昨日就跟她说了,如果她想跟自己一起去的话,最好早晨时上门告诉自己一声,等自己要去时,自己就会顺道把她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