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1960年到(第2/2页)

楚沁有些沉默。

因为帮忙做陷阱的事儿她和钱奶奶一家相处甚多,但让她去救济帮助,楚沁却不敢。

回到家中,因为一场秋粮而缓和的气氛又逐渐压抑起来。

楚沁不得不抛弃那些伤春悲秋的情绪,更得从这几个月的懒散中挣脱出来,把锻炼身体再度提上日程。

天暗沉,风渐大。

今年的火锅要比去年丰富,因为外头实在冷加之天也实在暗,楚沁就在堂屋里吃。

舍弃饭桌,楚沁坐在三脚架旁边,架子上悬挂的就是铁锅,铁锅下是铁盆,铁盆中燃烧着不算旺的火焰。

而旁边则是两张小桌,小桌上摆放着烫火锅需要用到的食材。

杨大姨给的牛肉、去年剩下一直放在空间背包里没吃完的羊肉,以及一些青菜,和楚沁昨日做的豆制品。

她这回磨豆子可算下血本了,磨了许多,整整做出七板的豆腐来,更是将豆腐炸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豆腐泡,小的留着吃,大的都用来包豆腐酿,用的还是冬笋馅儿。

这七板她都没有送出去,为此楚沁还特意将空间里剩余的羊肉拿出来,把做剩下的四豆腐放入里头去。

没办法,她实在爱吃豆制品。

楚沁将豆泡扔到锅中,这次的汤底有些特殊,用的是剁椒和糟辣椒,再加上蒜末和各种大料,味道比纯骨汤要好吃得多。

这股酸辣味浓重得不行,随着风一吹,就连在家里躺着的黄豆子都隐隐闻到那股味儿。

但因为隔得实在远,他还没确定是啥味儿时这股味道便已消散不见。

“肯定是楚沁。”

他翻个身,嘀咕两句。

黄豆子深觉得跟紧楚沁才有肉吃,等明年缓过来后就得跟着楚沁的步调走。

除夕夜是几家欢喜万家愁。

楚婶儿家躲在厨房里,将门窗全部关紧,点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吃着年夜饭。

饭桌上有辣椒炒肉,有红烧鱼,还有各色青菜,吃的还是地瓜饭。

一家四口便这般偷偷摸摸的吃,即使吃着肉,心情却也沉重非常。

杨小舅家呢,今年很是节省,最出色的菜只有盘蒜泥白肉,其余的就是咸菜萝卜干,连青菜都少。

但到底不缺主粮,其实肉蛋也不算缺,但都得留着给刘芝下奶补身体。

相比之下杨大姨家竟然还好些,有着楚沁给的肉和蛋,加之自己搞到的东西,过了个还算圆满的除夕夜。

夜深,十二点临近。

今晚一过,明儿就是1960年。

楚沁难得有些兴奋,因为即将就是“6”字辈的年份了,她难免有些憧憬。

今夜无人点鞭炮,楚沁不知不觉睡过去,1960年悄然而至。

——

进入新年份,似乎人人都有了盼头。

年初一这天再是饿的人都穿着身上最体面的衣服,到田间地头拿了拿锄头。

被饥饿折磨了好几个月的人不顾大年初一不能干活的言论,他们宁愿接下来一整年都在干活。

高树村如此,其他村子的情况更为惨烈。

随着新年渐过,薄衣换厚衣,准备春耕的人们有些傻眼。

有没有种子都是小事了,现在最关键的是连水都没有。

难以置信,上溪河已经枯竭断流!

这是大新闻,能牵扯人心神,使之从断粮饥饿的恐慌中逃离出来的另一恐慌。

许多家里有粮的开始低调行事,家里没粮的不顾道德法律的的约束,只要被他们看见粮食不是偷就是抢。

笑话,饿得眼睛都红了,哪里还管什么道德不道德的,就算要坐牢他们也不怕。

再说,今天不抢,能活到明天吗?

不说其他情况更为糟糕的村子是如此,就连一项没有这些糟心事的高树村都有人观望情况蠢蠢欲动。

村里尚且平静,如同平静无波的湖。

但对危险感知力异常强悍的楚沁却从这面湖中窥见湖面底下正在沸腾。

等进入春耕时,却没办法春耕时,楚沁明显发现有人在盯梢自己。

她默默无言,只寻个机会把这件事对楚婶儿提醒一二,又冒着危险去隔壁静水庄对杨小舅提醒一二,甚至帮着他做了陷阱。

没办法,楚沁心越来越软。

而杨大姨家倒不必害怕,因为杨大姨的公公李爷爷手里有枪。

加上他老当益壮,又有大姨父和表弟这两同样会使枪的壮劳力在,就算再饿,只要尚有一丝理智在就不会上他们家的门。

最危险的怕是只有杨小舅家。

杨小舅家除他外,老的老,弱的弱,小的小。

即使是杨小舅,体格也不是很强壮。

楚沁有些担心他们,特别是从张飞燕的反应中得知上辈子没有那个小表妹在后,楚沁就担忧他们家会又有什么变动。

但她也无法帮助太多,只能日日关注着天气和村里局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