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1963来临(第2/3页)

纪竟遥:“忙点好,都忙点好。”

日子一旦闲下来反而要难过了。

积雪压弯枝条,村里人家被大雪所阻碍,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但有些门是必须出的。

楚婶儿家。

楚婶儿从隔壁张家回来,迫不及待地跟楚小叔说道:“他爸,刚刚飞燕娘说看到纪厂长到咱楚沁家。”

楚小叔见怪不怪:“这不是经常的事吗,听老黄说他都撞见过两回了。”

不过他们俩是啥时候熟起来,这就很是让人好奇了。

楚婶儿拍拍他:“你不懂,今天是除夕。飞燕娘说纪竟遥带着一筐的东西,上坡后就没再下来。反正她在那里顶着吹了半小时的风,都没看到纪厂长下来。”

楚小叔不懂。

楚小叔大为震撼。

“先等等啊。”他震惊地看着窗外的飘雪,纳闷极了,“这冰天雪地的,她竟然在雪地里吹着风待了半小时?”

楚婶儿:“哎,重点不是这个。”

楚小叔又道:“这冰天雪地的,她就为了看纪厂长啥时候离开,便在雪地里吹了半小时的风?”

楚婶儿:“对!但还是不对,重点是纪厂长至少待了半小时没离开,甚至是很有可能这时候还没离开!”

楚小叔却不信:“那不能,都要吃饭了怎么会还没离开。”

楚婶儿“哎呀”一声,低声说:“飞燕她娘后来又出门看了三回,都没看到楚沁家坡上的的雪地里有新的脚印和车轮印子,所以……”

所以他极有可能没离开!

楚小叔恍恍惚惚,望着门口,脸庞说不上是什么表情。

“咋有人爱打听事儿到这种地步。”他实在震惊。

楚婶儿都无语极了,硬是搞不清重点呢。

但楚小叔很快回神,疑惑问:“他俩已经熟到能吃年夜饭的地步了吗,难不成咱们得开始准备木头和棉花了?”

当地娘家人在女儿结婚时会准备床被子,以及几个装被子和衣服的箱子。如果条件好,还会准备衣柜,甚至床。

楚婶儿脸上却隐隐兴奋:“楚沁这孩子也真是的,前几年愁人,现在我都看开了,她突然给我来个大的。”

要说她满不满意纪厂长,当然满意!

工作好,五官端正又是本地的,人品目前瞧着也不错,这哪里还会不满意。

楚小叔同样这般想。

他摸了摸空了的口袋,又去旁边橱柜里抓点烟叶出来闻闻解解馋,笑道:“也是赶时兴,现在的小伙子小姑娘都爱自由恋爱。这人比咱们以往找的要好,往后要是真的成了,楚沁还是能住在家里。”

楚婶儿却嗔道:“人家楼房不比咱们村里的房好住?要是能把楚沁也安排到厂里,让她端上能坐办公室的铁饭碗才算好呢。”

楚小叔深吸一口气烟叶,缓缓吐气:“你不懂,那楼房看着好,住起来或许也比咱们家来得好,但肯定是比不上楚沁家的。”

他都不想说啥了,楚沁家现在瞧着位置一流,她自己私底下肯定有偷摸种点什么,加上她家房子被她收拾得整整齐齐,哪里会比不上楼房呢。

更别说,她还打算盖新房了。

楚婶儿想想觉得也是,又为难说:“难不成两人真要成了,他还住楚沁家来?”

没等他回答,楚婶儿却立刻想通:“也不是不行,谁说只能女方住男方那儿。”

楚小叔沉思片刻:“你想的有点远,现在八字还不确定有没有一撇呢。”

是了,八字还没一撇。一眨眼,楚沁搬出他们家已经六年了。

夫妻俩在讨论楚沁,杨家也在讨论她。

静水庄。

杨姥姥道:“这腊肉是楚沁拿来的?这孩子听说养猪养成名人是是不是?公社那些人都喊她养猪王。”

杨小舅嘴里的水差点没喷出来:“谁取的外号这么缺德。”

杨姥姥瞪眼:“哪里缺德了,多好听!能养出500斤的猪咋就配不上养猪王这三个字。”

杨小舅赶紧点点头:“能配能配,就是不好听,谁家姑娘好端端的和养猪扯关系。”

杨姥姥:“你可闭嘴吧,觉悟还没我个老太太高。养猪咋啦,养猪光荣!现在公社谁不晓得养猪王楚沁啊,和你这当舅舅的一比,你连人家脚趾头的都比不上。”

她说着把身体坐正,继续说:“我可都听说了,楚沁这本事县里都晓得了,还要给她写报纸呢。她当年是不是上过报纸,啧啧,她还不同意。不过县里还是给报上去了,今儿你三叔从县里回来,就说有面报纸上提起了这事,想必过不久‘养猪王’这三个字不但咱们公社咱们新明县,怕是整个市都晓得。”

杨小舅惊讶:“还有这事?那完了,楚沁一直不想出名气的。”

刘芝笑笑道:“这名气出了也没啥,又不会有人绑着她逼她去养猪。楚沁不想干的事儿还有人能逼得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