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4页)

王贞风一顿,随即应好。

青头精神一阵,不用别人动手,跑进去,飞快拆下刚挂好的那一顶月白帐。王贞风命人将全部的器具连同青头递上来的帐子一一搬回到骡车上。

裴萧元送她出去。她行礼致谢。

“我对崔娘子极是敬重,裴郎君放心,我会帮姑母用心准备祭日之事,郎君忙事便可,无须记挂。”

裴萧元诚挚道谢。王贞风含笑与他道了声别,登车离去。

裴萧元目送马车离去,随即转身入内,匆匆更衣,取来弓箭便走。

青头忽然追出来,“哎哎”地似有话要说。

裴萧元知自己这小厮长舌,通常十句话里,有用的只有一二句。见又因方才那事耽搁了些时候,怕李诲等人等得着急,哪来空闲再听他饶舌,丢下小厮便去。

他纵马来到城北光化门,果然,李诲和十几名同行的王府护卫、奚官等,早已到来。他正翘首张望,忽然,远远看到裴萧元的骑影,眼一亮,忙排开众人,亲自催马来迎。二人遇在城门外的一道墙垛下,李诲下马便拜,口称师傅。

裴萧元翻身下马将他托起,解释说,他一早有事羁绊,以致失约,此刻才到,叫他久等。

李诲忙道:“师傅只要来便好,我等多久都没关系。方才若不是师傅派的人来告过一声,我还担心你又后悔收我为徒,不想来了!”

裴萧元哑然失笑,打量了下李诲,见他今日穿了身利落的马装,腰上紧紧扎一条金玉饰的十三銙蹀躞带,上面悬系刀弓,后腰斜背一只髹漆描金花的箭筒,脚踏皮靴,看去一改往日文弱,颇见几分少年人的英气,颇为满意,握了握他臂,勉励几句,随即领人上马,往金吾卫演武场行去。

这个白天,他教了李诲一些基础的骑射功夫,发现李诲不但学得用心,人也聪慧,能举一反三,最难得的,是他不怕吃苦,身上没有半点京中富贵子弟的纨绔习性。因平常不怎么接触刀剑,多次拉弓之后,手指和手心被坚硬的弓弦磨得通红发肿,若非裴萧元无意发现,他自己始终一声不吭,练得一丝不苟。这叫裴萧元刮目相看,对这个新收的徒弟更是喜爱。师徒在演武场待了半天,又领他出城骑马,傍晚方结束今日教习,亲自送他回到宁王府的大门外。

李诲回来还十分兴奋,意犹未尽,恳切挽留,要他进去用饭。然而裴萧元此刻已经知道宁王意图,怎肯再贸然踏入王府,何况,他另外确实有事,推辞后,骑马离去,来到了陈家酒楼。

这间酒楼不像春风楼那样声名在外,地处曲巷,门庭雅致,但占地不大,内中沽卖酒水和吃食,几个住家的陪酒女郎而已。长安更多的,还是这种遍布街巷的籍籍无名的小酒家,做的也多是熟客生意。

今日承平约他来此吃酒,说是受人之托。

裴萧元到的时候,承平早已在一间僻室内就座,不像他平常那样放浪形骸,身边并无熟识的陈家姐妹相伴,只他一人独坐饮酒。看到裴萧元现身,面露笑意,点了点头,起身轻步而出,在外亲自为他守看。

裴萧元环顾四周毕,坐到承平方才的位置上,取了只洁净的杯,提壶倒一杯酒,饮了一口,淡淡道:“出来吧。”

他话音落下,自屋角的一面帷帐之后出来一人,五六十岁的年纪,打扮普通,穿灰色上领袍,系一条普通黑带。因为长久不再骑马挽弓,身形渐变臃肿,但从他走路脚步落地的稳健可以推断,此人从前应当是名武将。

当朝高官、尚书冯贞平坐到裴萧元对面,自己倒了一杯酒,向着对面的年轻人敬了一敬,一口饮尽,随即笑道:“裴二郎君如今是大忙人,肯来此见我这老朽一面,实在感激不尽,就先饮为敬了。”

裴萧元没动,只笑道:“听说你给了王子五千金?他最近欠下一笔赌债,向我借钱,我哪来的钱可以借他,他便逼迫我来。我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酒,能叫冯尚书出五千金约我来此。”

冯贞平的神色非但不见半分惭意,反而变得郑重起来,道:“莫说区区五千金,只要裴二郎君肯赏面,便是五万、五十万、五百万,乃至更多,无极多。只要我有,皆可拱手,与君分享。”

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凝重,带着某种未道破的隐含的意味。

裴萧元的唇边浮出一缕笑意:“是什么事,能叫冯尚书出这么大的本钱?裴某洗耳恭听。”

冯贞平不再迂回,再次斟酒,转向西北方向,朝着地面洒酒,接连三杯过后,自己跪地郑重叩首。

完毕,他转向裴萧元:“方才三杯酒,是我敬拜令先尊,我也知,我没有这个资格。从前的事,是我的罪过。今日请裴二郎君来,就是为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