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九八七年的春节, 对老狄家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

自打进入小年,郭美凤便开始了忙年,每天都要带着她的票证夹子, 冲去菜市场和百货商店进行采购。

狄家六兄妹, 有史以来第一次, 在过年的时候全体换上了新衣裳!

按照老狄家以往的经济条件,都是弟弟捡哥哥的衣裳穿, 小六没有亲姐姐的衣裳可以捡, 就把表姐穿小的改一改。

反正每人每年那点布票是不足以支持全家人换装的,若想穿新衣裳,那得轮流着来。

郭美凤巡视着焕然一新的七个崽,只觉自己花小钱办大事,从服装市场淘换来的广东货, 穿在自家人身上可真精神。

“老五,你穿的是谁的衣裳?”郭美凤眼尖地发现,老五的新衣服不是她买的那件。

从款式和质量上看,要比她买的贵一些。

“哦, 我自己买的, 二哥四哥报销。”

二哥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设宴请来了不少有过合作的经销商, 因着有中唱的领导出席,这次饭局被他弄得相当有排场。

所有经销商都带着家属,光是席面就摆了五桌。

狄思科这个出过录音带的歌手,被两个哥哥充分利用,不但要上台献唱, 还要充当宴会主持人,帮忙调节现场气氛。

为了使唤他, 二哥答应出钱给他买一套主持用的新衣裳。

狄思科趁机吃大户,去王府井挑了一件高领羊绒衫和一件轻便又保暖的鸭绒服。

拿着发。票找二哥报销的时候,上面的金额让他险些挨揍。

不过,他买的高品质服装,与郭美凤买来的地摊货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即便大家都换了新衣裳,他仍是全家最靓的仔。

“妈,您就别盯着我们的衣裳瞧了,”狄思科笑道,“今儿是年三十,年夜饭也上齐了,作为一家之主,您是不是得给我们讲两句啊?”

郭美凤感慨道:“今年咱家这日子就跟做梦似的,一下子就好过了。我没什么好说的,你们兄弟几个赶紧把媳妇娶了,我就没有遗憾了。”

五兄弟:“……”

挺好,这发言很有郭氏特色。

您还是别说了。

小六今天扎了一对非常喜庆的丸子头,笑嘻嘻地给哥哥们解围:“应该让我大哥发言,长兄如父,让大哥说两句。”

“咱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大哥端起酒杯说,“要不先敬咱爸一杯吧?让他也跟着高兴高兴!”

兄妹们响应号召,一起举杯给老狄敬了一个。

老狄没能享到儿孙福就早早走了,也算是个遗憾。

大家都有点伤感,尤其是郭美凤,她有了改嫁的心思,这会儿再提到老狄,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狄思科察觉到饭桌上的气氛略显低迷,便端着酒杯起身,主动要求发言。

“请郭美凤同志和狄思慧同学,先给我们五兄弟鼓鼓掌!”狄思科指向正在重播《西游记》的彩色电视机说,“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由本人出票,四位老哥集资,咱家终于也能看上电视了!这么大的事,值得表扬吧?”

郭美凤跟小六连忙为五兄弟鼓了掌。

“你们为家里办了件大事,确实应该表扬!”

“另外,我还要提议,大家应该为彬彬和狄思慧同学鼓鼓掌。”

“彬彬同学去年当上了光荣的少先队员,并且得到了在‘少年先锋岗’执勤一个礼拜的宝贵机会,给咱们北京少先队员在外地游客面前提了气!而狄思慧同学呢,成功从外事服务班转去了空中服务员培训班……”

狄思慧捂着半张脸,打断道:“哎呀,五哥,你就别提我那培训班了!要不是你们给我花了大价钱,我还在合资酒店端盘子呢!”

狄思科笑道:“狄思慧同学在第一学期的考试中名列前茅,并且能坚持每天自学英语,争取飞国际航线。说明咱家这笔钱没白花,小六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哥哥们依次与小六碰了杯,鼓励她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当上空姐。

“二哥和四哥拿到了中唱的代理权,已经被表扬过很多次了。怕你们骄傲,我就不再赘述了。”狄思科端起酒杯笑着说,“我提议敬大哥和三哥一杯!大哥三哥是咱家的中流砥柱,连年表现优异。只要你们还端着铁饭碗,按部就班地工作,就是大家的靠山和退路。”

三哥还算有自知之明,汗颜道:“我那救生员的工作只是临时工,算不上铁饭碗。”

“那你就想办法弄个正式编制嘛。”二哥撺掇道,“实在不行,你也跟我俩卖录音带得了。”

“我不是做生意的料,还是继续在池子里呆着吧。”

三哥其实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就是没有正式编制这一点有些不尽如人意。

要是能当个正式工,他可能会一直干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