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隐忍(第3/5页)

“我不敢啊,”唐格格没忘了昨日刚洗刷干净血迹的青石板,讪讪道,“但太子妃的确是赏罚分明之人,也不会像李侧福晋一般揽权,她连我这样的格格都愿意提携。”

程婉蕴点头:“宽严并济、恩威并施。”

太子妃真是个天生的领导,先大棒子让所有人都惊醒于自己的过错,把人一下掰到正确方向上来,又恰当地给出甜头与恩赐,这样既镇住了局面,又得了人心。

这一点不仅是后院里感受颇深,太子爷似乎也充分肯定了太子妃镇宅(?)的能力,三个月后,中秋家宴前,太子便下令将弘暄挪到正殿教养,从此以后他就由太子妃亲自照管教养,再也不是唐格格管两天、她这个侧福晋管三天的局面了。

这其实也是太子爷的一片爱子之心,毕竟弘暄白天要读书,说是给太子妃教养,其实大多时间弘暄都在淳本殿,这不过是为了给他一个名分罢了。

没娘的孩子,说出去总对孩子不好。

这期间,程婉蕴每天坚持去正殿请安,有时也带带两个孩子去,也能时常见到弘暄。

他现在一日三餐外加睡觉会回正殿,读书还在淳本殿。他见着程婉蕴也会比见别人更高兴地叫着程额娘,会探头探脑地找额林珠玩,一点也没有生分。

听说他并没有因为搬家而哭闹过,小孩子适应能力果然强些。

程婉蕴见他长得比之前高了些,还壮了,笑着夸他长大了,弘暄骄傲地说:“程额娘,我现在每天跟着利妈妈和连弩姑姑一起晨跑,寅时末(五点)就起来了!”

“哇,弘暄可真厉害!能得起那么早!”程婉蕴虽然有点担心他会不会睡眠不足,但转念一想这时候大多戌时(晚上七点)就开始睡觉,早上五点起,好像也还好?何况,明年等弘暄去上书房读书,就得四点起来了。

程婉蕴心有戚戚焉地摸了摸弘暄光溜溜的脑门,她最近要请安也是每天辰时就起,辰时三刻就过来请安了,太子妃每回都会抽空见她们,但和她曾经幻想的像清宫剧里演的那样,大家一起喝喝茶、斗斗嘴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怎么说呢……太子妃竟是“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那种类型!

她不喜欢说废话,也不喜欢听废话!

程婉蕴就对头一回请安印象深刻。那会儿正是春夏交季之时,不冷不热,宫里上下都将夹袄脱了,换上了更轻薄的绫罗,这种天气就特别适合赖床。

青杏碧桃就像被她摁掉的闹钟似的,隔五分钟又响一次,来来回回进来叫了她三遍,她才两眼无神地坐起身来,像个木偶一般由着她们洗漱打扮、穿衣穿鞋,然后喝了一碗热乎乎的核桃红枣黑米豆浆,才终于醒过来。

额林珠和弘晳两个孩子起床都比她利索,被奶嬷嬷们拾掇一新,已经吃完在屋子外头和添金他们一边玩老鹰捉小鸡一边等她了。

等程婉蕴出来,她们都快玩出汗了,去请安也快来不及了,程婉蕴就跟当年赶早八课、挤地铁赶着上班打卡似的,她吩咐抬肩舆的苏拉一路狂奔。

到了正殿,唐格格、李格格和范格格都坐在前厅喝茶了,越女陪着伺候,见她进来连忙屈膝福身见礼:“奴婢给程主子请安、给两位小主子请安。”

程婉蕴连忙叫起。

“太子妃还在梳妆,请侧福晋和格格稍候。”越女又一叠声命小宫女沏茶来。

程婉蕴坐到唐格格上首,刚坐下来,弘晳就被唐格格搂了过去,程婉蕴便将额林珠也抱到膝上坐着,两人压低嗓子说话。

“你几时到的。”

“辰时一刻。”

程婉蕴沉默了,那会儿她刚起来。

“李侧福晋……”

“她本来也想出来,”唐格格嘘了一声,凑到她耳边幸灾乐祸地说,“谁知太子妃遣人告诉她,说她已是方外之人,让她继续精心修佛,还不知从哪儿找了本艰深的佛经让她专研,务必每月悟出点心得来,整理成册,年底她要供到皇太后的佛堂去。”

程婉蕴差点笑出声。

太子妃真厉害啊,她就是做什么事都让人挑不出错来,分明是嫌李侧福晋烦,但这话说出来却又不让她难堪,甚至给她找了个活干,李侧福晋会不会认真专研经书呢?她会的,因为太子妃说了,要供到皇太后那去。

若是写得好得皇太后问了一句,这对她何尝不是一点希望呢?

李侧福晋这样的人还真得要太子妃这样身份、手段的人才能压服。

一旁,李格格瞧着唐格格和程侧福晋亲厚的模样,手紧紧地攥着帕子,又是羡慕又忍不住有些嫉妒,她也试过巴结程侧福晋,成日里费心思画了好些绘本子给大格格,但太子爷都没瞧过她一眼。

吃力不讨好,她后来渐渐淡了不去后罩房,却发觉日子似乎更难过了,再想凑过去,竟又没了机会。程侧福晋是个看似无欲无求的人,反而更难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