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坦诚(第3/4页)

那墙上属于她的红缨枪已经收回库房里去了,现在只单独挂着一柄装在刀鞘里的长刀,这是她阿玛石文柄的遗物,当初她带了这些东西进宫,也是因为康熙顾念着石文柄的英勇与早逝,所以没有人敢说什么闲话。

而她一直挂在寝殿里,也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阿玛临走前的嘱咐。

“珉姐儿,以后石家就交给你了。 ”

她是亲眼看着阿玛断气的,当时他们还在浩渺无烟的大江大河之上,正星夜兼程往京城里赶去。她那时就像脚底下那艘船一般,要独自面对所有的波浪了——以后掌舵的是她、扬帆的是她,她一定要走下去。

额娘病逝的时候把弟弟妹妹交给了她,阿玛走的时候,又让她担起石家的重担,她一刻都不敢放松。她要做得很好才行。

太子妃又想起前几日利妈妈所说,弘暄身边的粗使太监抱怨的事情,她当即就把那两个太监打了板子半死不活地退回内务府去了,这样的奴才留在弘暄身边,只会教坏了他!

可愤怒过后,却对上了利妈妈担忧的眼睛,太子妃拉着利妈妈的手坐下,叹了口气:“治家也该如烹小鲜,是我之前步子迈得太大了,回头给弘暄多拨几个靠谱的人过去伺候,再给他们那院子的奴才都涨一倍月钱。”

利妈妈应下了,可太子妃心里不知为何还有些不安。

“石氏。”

她耳边忽然响起太子有些冷漠的声音,这口气又刺得她心里一沉,不由别过脸去,用手撑住了炕桌的边缘,指尖微微用力地捏紧了。她从来没在太子爷身上奢望过什么,也一直包容他的妾室,可却换来了太子爷这样对她!她知道自己不该有怨气,但夫妻之间,她已敬了太子爷七分,换太子爷容她三分又如何呢?

“我还记得你刚进宫的模样,你自己还记得吗?”

她本来以为会听见太子爷对她的责怪与不满,谁知开头却是这样一句问,这句话问得她都微微有些恍惚,虽然只进宫一年多,但她却好像经历了很多事、在这宫墙里呆了很久一般。当初刚进宫的她,和现在又有什么区别吗?

太子妃缓缓回过神来,眼光很复杂地望向胤礽。

是她变了吗?

“你知道我为何看重程氏吗?”胤礽一直站在门边,他没有坐下,就这样静静地与太子妃对视,“她从进宫的那一日起,我就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七年多了,她没有变过。”

“太子爷,您把程氏说得这样好?难不成她就没有缺点了?”太子妃有点不服气地反问道,分明是太子喜爱程氏,因为好的不好的,他都觉得好而已!而他对她没有情意,自然看什么都不顺眼。

“你错了,”胤礽笑了,笑容里有一丝的无奈与失望:“她有很多缺点,她只是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她懂得拿捏分寸而已,还有……她因为出身低微,更知道低头看人,而不是眼高于顶。”

顿了顿,胤礽看着太子妃还流露出一丝倔强的眼睛,继续说道:“我知道你看不起阿婉,打心眼里觉得她这个小官之女出身的汉人,一定不如你对吗?可你自己想想看,毓庆宫的奴才服不服你?你进来一年多了,他们最终认可你吗?我记得当初你刚进来时,还是很能服众的,如今呢?或许你觉得你身为太子妃,何必要奴才的认同,只要皇阿玛认同你这个媳妇,就够了对吗?你那么聪慧,心里是不是也想过,我这个太子,也不过是皇阿玛挥之即来、呼之即去的人,你也不需要我对不对?”

胤礽的话,像是一把尖刀捅破了两人之间的窗户纸,太子妃脸上血色尽失,胸膛里的心几乎都要跳了出来,她强撑着嚷道:“我没有,太子爷,您不能这样冤枉我!”

太子爷说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她还怎么活?

“嗯,就当是我失言。”胤礽很平静,他看着她有些慌乱的眼眸,淡淡地说,“你或许不知道,在成亲之前,皇阿玛曾对我说过,他为我挑选的石氏是个万中挑一的女子,他为我选了你为嫡福晋,除了有要用石家的缘故,也是因为看重你的品格。”

太子妃手指微微颤抖了起来,她将手指屈进了袖子里,深深地呼吸着。

“石氏。”

“宫里是个大染缸,你若是被权欲眯了眼,以后的路就该越走越歪了。你忤逆我、对抗我,都不足以让我真正动气,我冷落你,也是望你能够自省自身,别把当初皇阿玛看中你的、我敬重过你的、你身上宝贵的品质给丢弃了。”

胤礽说完这句话,没有去看石氏是何表情,就转身拉开了门扇,迈出一步后,他又顿了顿脚步,回头丢下一句话:“你前几日处置的那两个粗使太监,受完刑刚抬回内务府没两日,就因为高烧不退、无人问津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