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喜讯(第4/4页)

走到半道上,却遇见了梁九功,他领着一溜小太监,捧着许多礼器、贡物,声势浩大地往东而去,胤禩一见这东西就知道是册封妃嫔用的,如今宫里除了四妃、宣妃博尔济吉特氏、平妃赫舍里氏,都是些小答应、小贵人,皇阿玛虽然宠爱,却不大挂在心上,便有几分哪个年轻妃子能让梁九功亲自传旨的好奇?

梁九功也远远就见了胤禩,忙停下来见礼:“奴才见过八爷,八爷吉祥。”

胤禩笑道:“宫里又有喜事了?梁谙达往哪儿去呢?”

梁九功笑容更盛了:“八爷好眼力,叫您说着了,这旨意是传给毓庆宫程佳侧福晋的,她有个亲弟原任翰林院编修的,年前被张英大人举荐,任了江南道御史,正好立了个大功,消息刚传回来,皇上龙心大悦,念着程佳侧福晋多年为太子爷开枝散叶、育子有功,代掌宫务事事妥帖,太子妃又多病不能主持宫务,便要晋程佳侧福晋为太子嫔,好替太子爷分忧。”

说完,梁九功便喜滋滋地行了礼,遇着毓庆宫的好事,他比谁都高兴,他有旨意在身不能耽搁,胤禩摆摆手就让他走了。

清朝有十五道御史,大多都是满汉各一人,唯独江南道御史是满汉各三人,各道御史大多从翰林院、内阁、六部等衙门里平行调动,说起来不算升官,只是找个由头把人扔到地方上历练历练,回头再调回来才能晋升,与诸多王公朝臣相交深厚的胤禩深谙这其中的猫腻,这程怀章他也略有耳闻,是个有才之人,但因他是太子一系,胤禩并未有深交。

只怕这是太子爷想用程怀章,才找了个空把人塞过去了,不过一步闲棋,回头预备让他回京任更重要的位置罢了。毕竟御史这位置不好当,也只有五品而已,若非有太子爷这样的靠山,这种“升迁”路是翰林院官员避之不及的。

谁知,这程怀章还把御史这种得罪人的活干出了名堂?胤禩倒真的升起了一点好奇心,不知立下多大的功劳,才能让皇阿玛高兴得连他在宫里的姐姐都得了好?要知道,程佳氏哪怕抬了旗,根子里也是个汉人。

皇阿玛的脾气谁不知道?那是多固执己见的“老满洲”脾性啊!能下这决心,这功劳是小不了的。果然,这家里的男儿建功立业比什么都管用,可惜八福晋的娘家安亲王府只剩了花架子,她也没什么得力的兄弟能替他争脸面,胤禩叹了口气。

之前石家倒了、索额图死了、赫舍里氏当起了鹌鹑,胤禩背地里还高兴地喝了酒,谁知格尔芬还能回来?谁又能料到太子爷身边还能蹿起来一个程家?

真是时也势也。胤禩有些嫉妒,他怎么没这样的好运道呢。

胤禩加紧了脚步往乾清宫去。

而宫外纳兰府也极为灵通的知晓了程怀章的事情。

明珠本在花园里颇有闲情逸致地画雪中仕女图,听闻这消息,立刻甩了笔,把还在衙门里的儿子揆叙叫了回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沉着脸深思。

揆叙骑马急匆匆地赶回来,进门时帽子都歪了,就见明珠背手站在堂屋里,似乎已经这样站了许久了,见儿子回来,他转身对儿子遗憾地摇了摇头:“事不可为了。”

他还没弄明白明珠的意思,就听他又道:“揆方是额驸不能离京,过几日我就请皇上给你个外放的任,远远离了京城这一摊子浑水,或许我们纳兰家,日后还有活路。”